《全球氫能觀察2021》系列研究報告3:全球氫氣儲運與供應鏈發展趨勢觀察
2021-07-20 氫.組織
今年6月,中國石油開工建設中國最長的輸氫管道(定州至高碑店145公里),設計輸氫能力10萬噸/年;此前,今年5月24日,由川崎重工建造的世界首艘液氫運輸船suisofrontier(氫先鋒號)在神戶市向媒體公開。這艘船一次航行可運輸1250立方米液化氫。同時,計劃在今年內啟動從澳大利亞到日本的試運項目;同時,在世界的另一端,挪威也致力于在其西海岸建立氫氣供應鏈,利用船舶作為運輸工具向加氫站供應氫氣。
2021-07-13 氫.組織
氫能作為“碳中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青睞。雖然可再生能源制氫目前僅占全球制氫量的4%左右,但其潛力巨大,將引領未來制氫產業的發展方向。2021年初,國際氫能委員會和麥肯錫聯合發布了《氫能洞察》報告,從全球視角觀察氫能產業的發展趨勢。氫能促進會將根據本報告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判斷,結合國內外形勢,提出氫能產業的新視角,形成2021年全球氫能觀測系列研究報告。這是系列研究報告的第二篇,全球綠色氫氣供應趨勢觀察,讓我們開啟氫能的新視野。
《全球氫能觀察2021》系列研究報告1:全球氫能產業布局與投資
2021-07-13 氫.組織
隨著全球氣候壓力的增大和能源轉型的加速,氫能以其清潔、靈活、高效、應用場景豐富等優點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各國相繼出臺切實可行的氫能戰略,推動氫能發展。2021年初,國際氫能委員會和麥肯錫聯合發布了《氫能洞察》報告,從全球視角觀察氫能產業的發展趨勢。氫能促進會將根據本報告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判斷,結合國內外形勢,提出氫能產業的新視角,形成2021年全球氫能觀測系列研究報告。這是一系列研究報告的第一篇,全球氫能產業布局與投資分析,讓我們開啟氫能的新視野。
2021-06-24 氫.組織
由于目前“過程性能源”尚不能大量的直接貯存,因此汽車、輪船、飛機等機動性強的現代交通運輸工具就只能采用像柴油、汽油這一類“含能體能源”。隨著常規能源危機的出現,在開發新得一次能源的同時,人們將目光也投向尋求新的“含能體能源“,氫能正是一種人們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
2021-06-24 氫.組織
歐洲氫能發展-能源與環境的探索歷程,應對氣候變化催生低碳經濟,低碳經濟引領氫能發展,現階段(2019-2020)可再生能源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20%,可再生能源電力占到歐盟27國電力消費總量的34%。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下降32%。
2021-06-24 氫.工業
基地區位:基地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汽車城區域,龍泉驛區在天府新區總體規劃中,列入“一帶兩翼、一城六區”空間布局中的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帶和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區,其核心是以汽車研發制造為重點,發展航空航天、工程機械以及節能環保設備等高端制造產業。
2021-06-18 氫.工業
氫能作為一種新型能源,較傳統化石能源而言,具有來源多樣、清潔低碳、靈活高效的 特點,可廣泛應用于能源、交通運輸、工業、建筑等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