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和澳大利亞于2021年9月16日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建設昆士蘭氫能項目
巖谷株式會社、川崎重工、關西電力、丸紅株式會社等4家日本企業與澳大利亞兩家能源基礎設施企業斯坦威爾株式會社和APT Management Services Pty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實施昆士蘭中部地區氫能源項目 (CQ-H2)。
兩家公司的聯合聲明稱,該項目將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生產氫氣,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格萊斯頓進行液化,然后將液化氫氣出口到日本。由于人們普遍認為氫是實現零碳社會不可或缺的能源,因此建立包括海外運輸在內的氫供應鏈至關重要。
但是,由于目前建立的使用化石燃料的制氫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CO2,為了實現零碳社會,需要結合CO2捕集和封存技術,建立無CO2制氫技術并使用可再生能源。隨著全球對無二氧化碳氫源的競爭加劇,確保來自可再生能源和出口港口的低成本電力供應非常重要。
在此背景下,昆士蘭州政府一直在推動能源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的轉變。此外,昆士蘭州的可再生能源潛力非常大,因為該地區每年有超過 300 天的天氣條件良好。昆士蘭州政府所有的電力公司 Stanwell 在實現這一能源轉型目標方面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因此,從2019年到2020年,巖谷和斯坦威爾對綠色液化氫的生產及其對日本的出口進行了概念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六家日本和澳大利亞公司同意全面實施可行性研究,以檢查該項目的商業可行性。 CQ-H2項目旨在長期可靠地生產和供應低成本氫氣,并設定了到2026年左右每天至少生產100噸氫氣的目標,以及每天生產800噸氫氣的目標從 2031 年開始。
日本目前的液化氫產量高達每天30噸,這意味著從2031年開始每天800噸的目標產量是日本目前產量的26倍左右。該項目將考慮使用Stanwell在Gladstone地區收購的氫氣生產基地Aldoga場地(235公頃),并將在Fisherman's Landing購買約100公頃的土地作為氫氣液化和裝載的基礎。
CQ-H2項目還將考慮供應綠色氫氣,不僅出口日本,也滿足當地需求。可行性研究將重點審查綠色氫生產技術、氫液化廠和液化氫載體的建設、相關財務和環境評估以及商業化模式。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