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 氫.組織
氫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二次能源,來源豐富,質量能量密度高,熱值143MJ/kg,使用環境友好,無碳排放。根據《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比重將提高到10%,產業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以上,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從中央到地方的發展規劃和補貼政策相繼出臺,五個示范城市群已獲批實施,行業可能進入發展快車道。
涉及氫能領域!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
2022-02-14 氫.組織
1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通知,其中氫能領域在各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中提到。促進可再生能源與氯堿能源的結合,促進副產氫氣高價值利用技術的轉變。在滿足氯堿生產過程中堿、氯、氫平衡的基礎上,采用先進的制氫和氫處理技術,優化下游副產氫產品類別。
2022-02-14 氫.組織
2月8日,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共同研究起草了《黑龍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其中提到氫能相關內容:經過不斷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
5個氫能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催化科學”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
2022-02-10 氫.組織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催化科學”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包括5個氫能項目
2022-01-29 氫.組織
2021年10月22日,中國國際商會山東商會氫產業專業委員會暨中日韓氫能產業鏈企業聯盟籌委會第一次會議順利召開。2021年10月26日,2021中日韓氫能產業高峰論壇在山東濰坊成功舉辦。
2022-01-25 氫.組織
本標準第4、5、6、7、8、9章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本標準從實施之日起,代替GB 4962—1985《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本標準與GB 4962—1985《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相比,主要變化如下:——修改了標準適用范圍、術語和定義(原版第1章),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供氫站平面布置防火間距表(原版2. 2);——原版中刪除條款分別為2. 3.2. 4.3. 2.1.3. 3. 3、5. 1、5. 4;
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氫能產業鏈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0年)
2022-01-24 氫.組織
規劃期限為2022-2030年。本次氫能產業鏈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中所涉工作均已部署有序開展,是廣匯能源今后一個時期向綠色新能源轉型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是公司氫能產業鏈具體項目行動計劃制定的基礎依據。
氫能設備行業專題報告:政策驅動氫能行業加速,關注優質“賣鏟人”
2022-01-20 氫.組織
優惠政策頻繁出臺,中國氫能產業有望迎來加速期。與煤炭、天然氣、石油等傳統燃料相比,氫氣具有能量密度大、反應零排放的天然優勢,是中國碳中和目標下理想的清潔能源。
2022-01-19 氫.組織
1月17日,殼牌發布最新報告《中國能源體系2060碳中和報告》,提出2060年前中國實現能源生產使用過程中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的可能途徑。2020年9月,中國宣布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力爭在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在這份報告中,殼牌指出,未來十年尤為關鍵。
2022-01-05 氫.工業
目前,我國氫氣生產主要依靠化石能源,清潔能源制氫和氫氣的能源利用規模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煤化工制氫比例61%,天然氣制氫比例19%,電解水制氫比例不到1%。在這種情況下,煤制氫成本約為7元/kg,煤制氫路線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我們認為,以煤為主的化石能源與二氧化碳資源利用計劃仍將是氫能產業上升階段的主流氫供應方式。
2022-01-03 氫.組織
氫能上游:2019年氫能滲透率僅為2.7%,煤制氫是目前主流&綠氫的長期降本空間。1)氫能滲透率:2019年,我國氫能產能約4100萬噸/年,產量約3342萬噸,僅占終端能源總量的2.7%。政策支持到2050年,氫氣需求有望達到終端能源系統的10%,到2060年有望達到20%。②工業副產氫:2019年產量占21%,我國排空工業副產氫發掘潛力巨大。20MPa氣態高壓儲氫和集束管車在中國普遍采用運輸方式。
2021-12-23 氫.組織
近日,廣東佛山氫能產業協會發布《氫能源有軌電車運營管理規范》。由佛山市氫能產業協會提出并歸口的《氫能源有軌電車運營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已完成起草工作,現公開征求意見。附件2:《氫能源有軌電車運營管理規范》編制說明;附件3:《氫能源有軌電車運營管理規范》征求意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