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北京理工大學一直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多年辦學發展的基礎上,培育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的實驗平臺,成為前沿高精尖技術的優勢匯聚之處和高端人才的智慧聚集地。
近日,有關部門重點關注北京理工實驗室的創新成果,推出了《聆聽北理》之“實驗室故事(創新篇)”系列視頻報道,旨在展示學校服務國家、貢獻社會優秀創新成果和師生決心科技強國的精神。
氫能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然而,氫能在制備、儲存、運輸和使用方面仍存在許多安全、經濟問題尚未解決,直接制約了清潔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如何將氫能源實用化?氫內燃機是氫能領域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的動力裝置,也是現階段實現氫能源實用化的重要技術途徑之一。
作為中國率先開展氫內燃機研發的科研力量,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孫柏剛教授團隊經過15年的不懈研究,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完整的氫內燃機技術開發平臺,為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為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作出了貢獻。
氫能主要用于燃料電池和氫內燃機。燃料電池具有效率高、零排放的優點,但技術難度大、成本高、對基礎設施依賴性強。氫內燃機具有多種燃料適應性,也可與現有天然氣、柴油或汽油進行摻混燃燒。
氫內燃機保留了傳統內燃機的主要結構和系統。傳統內燃機的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通用,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用內燃機燃燒氫氣是實現氫能的重要途徑。
北京理工大學氫內燃機研究課題組從2006年開始首次關注氫內燃機,當時可以說是“一窮二白”,面對困難,北理工人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的精神,孫柏剛面對困難,帶領團隊建立第一個實驗室,發展至今,形成了穩定的科研團隊。
2009年,北京理工氫內燃機團隊成功開發了中國第一輛氫內燃機轎車,并成功行駛了1萬多公里。北京理工在車輛氫內燃機研究領域引領了我國氫內燃機的技術發展方向。
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北京理工氫內燃機團隊基本建立了一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完整實驗平臺系統,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能夠進行氫內燃機整機測試的完整實驗平臺之一。
目前,北理工氫內燃機團隊為國內多家重點企業開發了多種氫內燃機,相關技術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
面對未來,北理工人將繼續充分發揮科研技術優勢,不斷完善氫內燃機相關技術,促進產業發展,更好地為汽車發動機產業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