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北京簽署了一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在協議簽署前會見了中國石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就擴大互利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馬永生說,多年來,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在上、中、下游行業、科技創新等許多領域開展了良好合作,今后要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合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創佳績,共同維護國家能源安全。
戴厚良說,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共同承擔保障國家油氣安全的重大使命。期望雙方以簽署這份協議為契機,發揮各自的優勢,在油氣業務、新能源、信息化和數字化等領域全面深化合作,共同開啟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中國石油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黃永章與中國石化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喻寶才代表雙方簽署了協議文件。
據悉,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作為傳統能源央企,近年來正在加速推進氫能、新能源等業務,推動企業能源轉型,幫助石化行業的碳減排。
馬永生曾公開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發展氫能產業的總思路是推動加氫站建設和油氫合建站建設,是規劃在全國新建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同時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累計完成綠氫產量超百萬噸。建成國內最大規模的氫氣制備、儲運和加注網絡;在綠氫煉化領域推動煉化企業脫碳轉型,實現煉化行業綠氫利用規模全國最大。
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石化現已分別在上海、安徽、內蒙古設立氫能公司。現已建成多省集加油、加氫、充電及光伏發電等綜合能源服務站。11月30日,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范工程啟動,該項目年處理能力達到2萬噸,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光伏綠氫生產項目。
11月5日,中國石油宣布力爭到2025年實現碳達峰目標,到2035年外供綠色零碳能源超過其自身消耗的化石能源,到2050年左右達到近零排放。
11月13日,中國石油等參與的張家口地區200MW/800MWh氫能發電項目初步設計工作順利通過評審,標志著我國氫能在大規模儲能調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項目靜態投資約30億元,建設周期2年,預計2023年全面投產,是世界上最大的氫能儲能項目。11月15日,中國石油管道局自主完成了“大口徑、高壓力、大流量氫氣長輸管道工程建設實踐”的實踐研究成果。通過對國內首次在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工程施工進行實例研究,為下一步優化技術路線、制定標準、指導氫氣管道大規模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技術支持。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