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主要由催化劑、膜電極(MEA)、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空氣壓縮機、循環泵等零部件構成。
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構成
2023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信息顯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進入發展提速關鍵期。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吳志新表示,“(我們)突破了很多關鍵技術,包括這些關鍵的零部件,通常叫八大零部件,80%以上國產化的程度,從技術角度來講,我們和國際上的水平非常接近。”
國鴻氫能潛心研發燃料電池相關技術,將我國的氫燃料電池技術與國外巨頭的差距大幅縮小,并轉變為OBM(自主品牌)生產商,自主研發的鴻芯G系列氫燃料電池電堆,在膜電極和石墨雙極板等核心部件方面,實現了“自給自足”。
氫啟未來網根據現有網絡公開信息統計,國鴻氫能生產的燃料電池系統中使用的“部分”零部件供應商如下:
01、膜電極:鴻基創能
鴻基創能作為國內首家實現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MEA)大規模生產的企業,一直是國鴻氫能穩定的膜電極供應商。
據了解,鴻基創能開發了CCM陰陽極雙面直接涂布、膜電極一體化成型、膜電極自動化快速封裝等技術,為膜電極大規模產業化奠定了技術基礎。
02、雙極板:自產
經過持續的研發努力,國鴻氫能于2022年開始推出自主研發的鴻芯系列石墨雙極板。同年7月,公司進一步推出了最新的鴻芯GIII模壓柔性石墨雙極板。
在此之前,國鴻氫能主要生產鴻芯系列模壓柔性石墨雙極板和9SSL系列模壓柔性石墨雙極板。
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國鴻氫能是中國第一家批量生產模壓柔性石墨雙極板的公司,2022年推出的鴻芯GIII石墨雙極板厚度僅為1.5毫米,抗彎強度大于50兆帕,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國鴻氫能的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開始,低成本膜壓柔性石墨雙極板的產量已超過300萬片。
03、燃料電池電堆:技術源于巴拉德,現已實現自產
國鴻氫能生產的燃料電池電堆技術源于加拿大氫燃料公司巴拉德。
2017年,國鴻氫能開始自主研發燃料電池電堆產品,逐步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并于2020年發布了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電堆鴻芯GI,以及鴻途G系列氫燃料電池系統,實現了電堆技術國產化。
2022年4月,在原材料及零部件全部國產化的基礎上,國鴻氫能發布了鴻芯GIII燃料電池電堆和鴻途H系列燃料電池系統產品,新一代電堆使用壽命超過30000小時,單堆輸出功率超過200kW。
來源:國鴻氫能招股書
04、氫循環泵:瑞驅科技
2023年12月8日,國鴻氫能交付給徐工汽車的100輛氫能重卡,所搭載的燃料電池系統使用了瑞驅科技已量產的WTX02型氫氣循環泵產品。
2023年9月,山東凱格瑞森通過國鴻氫能供應商資質審核,雙方將開展深入合作,據了解,凱格瑞森主要進行引射器、閥類產品、氣水分離器、氫氣循環系統等產品的自主研發和生產。
05、空氣壓縮機:暫無信息
空氣壓縮機作為空氣供給系統中的核心組件,其功率消耗占據了電堆總輸出的20%~30%,對燃料電池系統的整體性能產生重大影響。具體來說,空氣壓縮機的性能直接關系到燃料電池系統的效率、壓縮比以及噪聲等多個關鍵指標。目前,國內已基本實現空氣壓縮機的國產化。
當前,尚無國鴻氫能燃料電池系統所搭載的空氣壓縮機供應商的信息。
依靠自主研發的優勢,國鴻氫能與多家整車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包括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佛山市飛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質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等,共同研發中型和重型卡車、物流車、公交車和叉車等氫燃料電池汽車。
目前,國鴻氫能的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公共交通、物流和備用電源等領域。
隨著國內燃料電池應用場景和應用規模的不斷擴張,加之政策的扶持,燃料電池產業國產化將進一步推進,國鴻氫能等燃料電池廠商也將有更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