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甲醇作為一種安全、高效、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常溫常壓下為液態,在儲運性、多功能應用和市場潛力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被認為是實現“碳中和”的絕佳路徑。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材料,以甲醇為原料的化工產業鏈技術基本成熟,已經具備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條件。隨著全球減碳事業不斷推進,“綠色甲醇”正在引起科研機構、企業界和資本市場的關注。
何謂綠色甲醇?主要用途有哪些?
目前國際上尚未有統一標準定義綠色甲醇,國家可再生能源署建議按生產原料來源將甲醇分為綠色、藍色、灰色和棕色。全球甲醇行業協會中國區首席代表趙凱指出:“我認為,如果能夠使用可再生的原料制取甲醇,并且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能夠做到足夠低,就可以稱為綠色甲醇。”
甲醇(Methanol)又稱羥基甲烷、木醇或木精,一種有機化合物,是結構最為簡單的飽和一元醇,其化學式為CH3OH/CH4O,沸點為64.7℃,相對密度為0.792kg/L。甲醇很輕、揮發性強、易燃,呈無色透明液體,伴有刺激性氣味。甲醇是水溶性的,可生物降解,分解為二氧化碳與水。
圖源:綠碳中能
甲醇的上游是煤炭、天然氣、焦爐氣等。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結構決定了甲醇制取以煤制為主。據中國化工報數據顯示,2022年煤制甲醇產量為6794.1萬噸,占總產量的84.7%,剩余產能為焦爐氣制甲醇占總產量的9.1%、天然氣制甲醇占總產量的6.3%。
甲醇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可直接用于化工合成,下游主要合成產品有烯烴,甲醛、醋酸、二甲醚、MTBE、DMF等。近年來甲醇下游消費格局變化不大,烯烴仍占據首位,需求占比達到54%;甲醇燃料憑借其獨特的環保性和經濟性發展較快,位居第二位;傳統的甲醛、醋酸分別位居第三、四位。
甲醇與氫產業互利共促
綠氫和甲醇的循環促進了“綠氫-甲醇-綠氫”新模式的發展:
圖源網絡
(1)甲醇儲氫
氫能體積能量存儲密度比較低,儲運環節的安全性、便攜性一直是氫能發展的瓶頸所在,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居民生活、輪船航運、儲能等領域應用。甲醇作為氫能載體,可以長期儲存,安全等級等同于汽油。氫儲運帶來的甲醇需求,或將成為甲醇產業新的增長點。
不同燃料的體積能量密度
圖源網絡
從儲存量看,70 MPa高壓氣氫的體積能量密度僅為4.7 GJ/m3,是甲醇的30%左右;-256℃下的液氫的體積能量密度僅為8.5 GJ/m3,還需要額外的壓縮與制冷成本。反觀甲醇的體積能量密度,為15.8 GJ/m3,其單位體積內氫存儲量最高。
成本方面,甲醇的密度、物態等物理性質與油氣相當接近,比氫更適應現有能源設施。甲醇非常切合現有的化石燃料供應鏈及動力系統,這樣一來,整體的社會建設成本更低。尤其在燃料需求大、空間有限、安全要求高的船舶航運領域,氫能應用需要大規模的儲運、加氫及基礎設施建設,而甲醇卻可借助現有成熟的燃料供應系統,具備更高的經濟性。
安全性方面,相比氣態氫,甲醇在常溫下為液態,更加穩定、安全,便于運輸。且系統無高溫高壓,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2)甲醇制氫
甲醇制氫是未來制氫技術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與其他制氫方法相比,甲醇制氫具有以下三個優點:
價格低廉 甲醇作為一種常見的化工原料,原料易獲取且價格低廉。此外,甲醇制氫的裝置投資低、建設周期短,成本顯著降低。
氫氣的產率高 氫元素利用率高,甲醇含氫量高,能量密度高,氫氣的產率高,單甲醇重整制氧系統日均產氫量達50-500公斤。
制氫裝置簡單 甲醇便于儲存和運輸,裝備規模靈活,可以做成組裝式或可移動式的甲醇制氫裝置。
甲醇制氫的技術路徑包括: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甲醇裂解制氫、甲醇部分氧化制氫、甲醇電解制氫、超聲波分解甲醇水溶液制氫。其中,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技術的氫含量最高,具有操作方便、反應條件溫和、副產物成分少、易分離,且技術成熟的特點,是當前甲醇制氫的最佳選擇。
甲醇水蒸氣技術:由甲醇與水蒸氣混合物通過加壓,在催化劑和170~300℃反應溫度的條件下實現裂解轉化,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其反應式如下:
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工藝流程圖
圖源:氫電邦
“甲醇是目前最好的制氫材料。”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科多次公開表示,甲醇是把燃料電池的高效性和液體燃料的好處,兩者結合起來,這是未來氫能的一個方向。
(3)綠氫制甲醇
甲醇綠色發展成必然趨勢,向甲醇生產中引入綠氫將成為減少碳排放的有力選擇。
針對煤制甲醇工藝,引入綠氫主要為傳統煤制甲醇的合成氣供氫,當氫氣的比例提高,一般只需降低WGS裝置負荷,即可在不進行大裝置改動的情況下,實現氫能引入的低成本減排。
目前,我國綠氫制備成本相對來說仍然較高,但是儲能行業熱議的“液體陽光”概念提供了新思路。通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綠氫,然后利用綠氫將二氧化碳通過碳捕獲封存技術轉化為甲醇(綠色甲醇)。將可再生資源綜合循環利用起來,同時兼顧經濟發展和實現“碳中和”目標。
“綠氫規模化儲電的技術,是可再生能源向其他能源形式轉化的關鍵。”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家李燦表示,“綠氫的好處在于,可以在源頭上解決很多工業過程中的碳排放問題,同時在這過程中還可以實現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這樣一來二氧化碳就成為了一種資源。”
甲醇的多元化生產路徑中,綠氫可與多條路徑耦合。煤制甲醇、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等均存在一定規模的綠氫需求空間。同時,甲醇儲氫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制加氫工藝的安全高效、低排放,亦可促進氫能產業高效落地。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重視以及全球航運業等重點領域對使用“零碳”燃料的硬性要求,綠色甲醇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化學工業,綠色甲醇行業契合了降碳、消納綠電及二氧化碳等技術優勢,在碳中和宏觀目標下,發展綠色甲醇已成為必然趨勢。
(作者:奉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