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氫站是為燃料電池汽車充裝氫氣燃料的專門場所,將不同來源的氫氣通過壓縮機增壓儲存在站內的高壓罐中,再通過加氣機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注氫氣。
加氫站由儲氫系統、壓縮系統和加注系統組成。加氫站作為連接氫能利用上下游產業鏈的關鍵基礎設施,對氫燃料電池和氫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商業化具有重要意義。
加氫站的市場規模
燃料電池電堆供給能力增長迅速,市場規模高速增長推動快速降本。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需求持續增長,帶動加氫站市場規模保持良好的增長趨勢。
2021年我國加氫站市場規模達30.52億元。
2022年,我國加氫站市場規模達49.40億元,較2016年復合增長146.76%。
同時,為推動氫能的廣泛應用,助力氫能產業商業化實現,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央企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加速布局加氫站市場,我國加氫站建設數量不斷增加。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我國共計建成投運加氫站274座,較上年增加56座,約占全球部署的三分之一,明顯領先于其他的國家。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7-2022年,我國加氫站相關企業注冊量保持持續增長,由457家增長至3789家,復合年均增長率達52.7%。
相關政策支持
(不完全統計)
加氫站是燃料電池汽車的重要配套設施,也是推動氫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政府政策的引導可以促進加氫站的建設和發展,從而推動氫能源產業的發展。
隨著中國能源結構的轉型、政府不斷出臺的氫能產業政策,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隨著越來越多地方出臺加氫站建設規劃、市場加氫站建設降本需求愈加旺盛,我國加氫站核心設備及部分原材料國產化進程加快,使得站點投建成本大幅下降,近年來國內加氫站數量得以快速增長。
加氫站市場化進程如何?
隨著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以及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央企的入局持續加速,國內加氫站數量明顯增加,主要分布在廣東、山東、江蘇、河北、上海、北京等地區,且投建企業以國央企為主,市場民企資本大部分仍持觀望態度。
政府規劃導向與運營補貼政策的扶持為加氫市場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但就國內的先站后車模式,加之現階段國內獨立加氫站涉及勘察、設計、環評等多項手續,審批時間長、流程繁瑣,建成后僅依靠氫氣價差難以覆蓋加氫站建設運營成本,快速盈利實現困難。
這些因素很大程度給加氫站運營方帶來一定壓力,總體市場面臨需求不足的局面。對于加氫市場,基于補貼下的運營不足以支持產業立足。
氫燃料電車推廣使用情況核心問題在于燃料的經濟性。因此,遠期看加氫站的運營,還需要完善的配套設施,以及充足的氫源保障。
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對于加氫市場,基于補貼下的運營不足以支持產業立足。加氫市場發展需要長期穩定的供保體系,以及逐漸完善的儲運體系。
據統計,我國加氫站建設成本主要集中在氫氣壓縮機、加注機、儲氫瓶三個核心設備的采購費用,占加氫站建設總成本的一半,成本較高,壓縮機市場進口依賴度高,中國本土品牌缺乏競爭力。加氫機市場國內發展相對成熟,本土品牌市場占有率較高。
這會限制我國加氫站投資增長,全國加氫站建設步伐較慢。
未來隨著下游氫燃料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加速發展、加氫站建造成本進一步下滑,疊加中央政策、各地加氫站建設規劃的推動支持,國內加氫站投建資金有望持續增長,全國加氫站建成投運數量有望進一步突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