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氫技術按存儲原理分為物理儲氫和化學儲氫兩大類。
物理儲氫主要有:液化儲存、高壓儲存、低溫壓縮儲存等。
化學儲氫主要有:金屬氫化物儲氫、碳纖維和碳納米管儲存、活性碳吸附儲存、有機液氫化物儲氫、無機物儲氫等。
目前較為成熟及前景較好的儲氫技術,一共四種:
1、高壓氣態儲氫——發展最成熟、最常用的儲氫技術
高壓氣態儲氫是指在氫氣臨界溫度以上通過高壓壓縮的方式存儲氣態氫,其儲存方式是采用高壓將氫氣壓縮到一個耐高壓的容器里。
目前高壓儲氫主要的壓力有15、35、70MPa三中,國外普遍使用70MPa壓力標準的Ⅳ型碳纖維瓶,我國目前普遍為35MPa的Ⅲ型鋼瓶。
2、低溫液態儲氫——或將在未來與高壓氣態儲氫互補共存發展
液態氫(LH2),俗稱液氫,是由氫氣經由降溫而得到的液體。液態氫需要保存在非常低的溫度下(大約在20.268開爾文,-252.8℃)
液態氫的密度大約在70.8千克每立方米,密度很小。它通常被作為火箭發射的燃料,現在亦用作其他交通工具的燃料。
液化儲氫是將氫氣逐級膨脹冷卻至-252.8℃以下使之液化成液氫,然后存入特制的絕熱真空容器中保存。
3、固態合金儲氫——儲氫密度高、運行壓力低、安全性好
某些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具有吸收氫氣的能力,這種捕捉氫氣的金屬最早發現于上世紀。其原理是在一定溫度和壓力條件下,金屬捕捉氫原子,生成穩定的金屬氫化物。之后,通過加熱的方式激發金屬氫化物,使金屬氫化物分解,從而使氫氣從中釋放出來。這些能夠吸收并釋放氫的金屬,被稱為儲氫合金。
常用的儲氫合金有:稀土系(A B S 型)、欽系(A B 型)、錯系(A B Z 型)、鎂系(A Z B 型)四大系列。
4、有機液態儲氫——在安全性、儲氫密度、儲運效率上極具優勢
有機液體氫化物作為氫載體的儲氫技術是在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在較低壓力和相對高的溫度下,某些有機物液體可做氫載體,達到儲存和輸送氫的目的。
常用的有機物氫載體主要有:苯、甲苯(TOL)、甲基環己烷(MCH)、萘,苯、甲苯和萘的性能參數值較高,其中萘最高。
用此種方式氫氣儲運不需要耐壓容器和低溫設備,需要釋放時可通過一定裝置和能耗進行脫氫反應產生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