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市推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及服務行動計劃(2022—2025年)》,其中氫能方面再次提到持續推進成渝氫走廊建設。
那么時隔近1年,“成渝氫走廊”的場景應用示范如何?還需克服哪些問題?
時間回到2021年11月30日,這一天,四川省與重慶市同時啟動“成渝氫走廊”建設,兩地將攜手打造互聯互通的氫能經濟網絡,規劃于2025年前投入約1000輛氫燃料物流車,并配套建設加氫站。
據了解,“成渝氫走廊”首發儀式曾在重慶九龍坡區及成都、內江三地同時舉行,由川渝兩地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組建成渝氫走廊技術創新生態圈聯盟、成渝氫走廊物流專線聯盟,構建了成渝地區氫能產業大數據平臺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成渝氫走廊”總體規劃了2條城際線路和1條直達干線。城際線路以資陽、內江、自貢、瀘州、榮昌、潼南、九龍坡、兩江新區等沿線地區為節點,連接天府國際機場、德陽重裝基地、自貢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西南(自貢)國際陸港、九龍坡汽配集散基地、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等支線,形成互聯互通的氫能經濟網絡;直達干線沿成安渝高速公路,形成貫通成渝中部城市群的氫能快捷運輸線。
相關產業政策頻出
成渝地區綠色可再生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良好,伴隨著“成渝氫走廊”的啟動建設,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間,成都、重慶、內江等地也相繼出臺了一系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形成以成都—內江—重慶為發展軸、打造川南沿江氫能港口、開展攀西氫能應用示范區探索和依托攀枝花等地豐富水電資源開展電解水制氫的綠氫發展格局。
部分川渝地區氫能政策
(氫啟未來網整理)
“氫走廊”開花結果還有多遠?
根據一系列支持政策,成渝地區各城市已明確氫能發展目標。
成都提出聚焦綠色氫能等“新賽道”,打造“綠氫之都”。裝載著東方電氣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公交車已經在成都市郫都區、龍泉驛區投入運營,平均氫耗在同等級別車輛里為全國最低。
重慶九龍坡區作為“氫走廊”起點之一,正在聚力打造“西部氫谷”,目前已集聚德國博世、慶鈴汽車、國鴻氫能等頭部企業,涵蓋氫能源商用整車及燃料電池8大關鍵核心產品,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配套體系。
重慶涪陵區正以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儲氫裝備為重點,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圍繞制氫、提純、儲存、運輸、加氫站建設、加注、氫能燃料電池、氫能汽車等產業環節,不斷完善氫能產業鏈條。
內江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年產焦爐煤氣超過14億立方米,理論上可制氫7000萬公斤以上,現已成功打造西部首條氫燃料電池重卡示范線,開通氫燃料電池公交示范線,正加快推進氫燃料電池物流車等項目建設。
…………
根據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汽車產業處處長劉珂介紹,川渝兩地現已聚集了涵蓋制儲運加全產業鏈上下游200多戶企業及科研院所,其中還不乏行業及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現已形成氫能全產業鏈布局。
“氫走廊”的發展已經“初具雛形”!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累計投入運營氫燃料電池汽車530輛,建成加氫站15座。
預計今年年內還將新增投入約11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新建3座加氫站,繼續圍繞“成渝氫走廊”,連接天府新機場、成德眉資環線、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等支線,計劃到2025年分批投入約1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并配套建設20座加氫站。
同時還要圍繞涼山、攀枝花、重慶潼南等地建立綠氫供應基地,致力于打造立足成渝、輻射西部的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高地。
機遇與挑戰一體兩面
成渝氫走廊前期主要是在物流領域開展推廣應用,而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氫能源最易落地、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意味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順利”應用影響著“成渝氫走廊”的發展。
汽車產業作為川渝兩地重要的支柱型產業,而零排放則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最大的優勢,想要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替換燃油車,就需要克服以下難點:
首先,氫氣屬性不明。氫氣的能源屬性尚未通過法規明確,且標準法規體系尚未健全,相關項目在立項、審批、實施、運營等環節均存在體制機制障礙,這也是目前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
第二,氫燃料電池汽車總體成本較高。由于關鍵原材料、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氫氣儲運存在技術不足以及整車制造成本較高等因素影響,相對燃油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采購與運營成本偏高,對政府財政補貼依賴較大。
第三,資源優勢未轉化為經濟優勢。川渝地區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制氫加氫一體站等建設受制于需在化工園區的限制因素,導致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制氫資源優勢難以充分發揮,氫氣價格不能有效降低。
第四,示范力度不大。雖然伴隨“成渝氫走廊”的建設,以及多項政策的出臺,但相較于北京、上海等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尚未獲得國家財政獎補支持,導致場景挖掘、模式構建、示范規模等方面相對落后,目前示范場景仍以公交為主,規模僅為全國的4%。
在今年年初的全國人代會上,李春奎曾提出“關于將成渝兩地納入下一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等建議。
四川省全國人大代表陳朗同樣建議支持成渝地區納入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同時表示川渝兩地擁有豐富的風光水資源和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發展氫能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四川省經信廳副廳長伍定曾指出,成渝將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積極聯合爭取進入國家第二批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
第五,加氫站基礎設施不足。相較于加油站、充電站,加氫站的建設投入較大,高昂的建設成本、運營成本成為布局加氫站的最大障礙。
氫啟未來網認為,川渝地區本身具備氫能資源豐富等優勢,應加大培育氫能產業創新環境,做好產業協同和產業集聚,積極引育氫能全產業鏈頭部企業,促進兩地形成“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爭取早日納入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示范,必將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模式借鑒與思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