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了解,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說法,投資者、開發商、政策制定者和承購商之間的僵局必須得到解決,才能啟動最初的綠氫項目并促進穩固行業的發展。
在近期的報道中指出現有的市場驅動因素仍然不利于快速的綠氫過渡。
“在一個嚴重依賴化石燃料技術的世界中,需要一項多方面的產業政策來促進綠氫作為一項突破性技術的出現,這樣的政策將有助于彌合市場需求、可持續性、氣候要求和氫能技術發展之間的差距。”
綠氫產業政策建議
產業政策必須促進綠氫技術和創新的快速采用,并禁止或強制淘汰基于化石燃料的技術(例如SMR、高爐)。在與氣候一致的時間范圍內將某些技術列入黑名單可以為脫碳解決方案開辟空間。或者脫碳技術的白名單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其次,必須為采用突破性的綠氫技術提供資金。綠色項目融資機制的格局正在迅速發展,可能包括為項目開發的每個階段提供贈款和貸款,如果企業投資于碳中和流程,則通過減少企業的納稅義務來促進碳減排的退稅;碳差價合約和雙邊拍賣,可以調節供需平衡。
產業政策必須確保對綠色氫有足夠和持續的需求。
促進這一目標的政策工具包括可持續的公共采購,這將成為對綠色商品和材料需求的初始和穩定驅動;綠色材料配額的使用,為目前尚不存在的綠色材料市場奠定了基礎。
支持綠氫的產業政策必須考慮脫碳戰略,以確保政策的采用適合國家和地方條件,向利益相關者明確表明即將發生的變化,并考慮其更廣泛的影響。
必須在各國就法規和標準達成一致,以允許氫能貿易并確定其最低質量。為保護當地工業免受碳泄漏風險并對進口商品征收相同的碳價格,可以考慮基于碳的進口稅,例如擬議的歐洲邊境碳調整措施。
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南方的綠氫機會
全球南部的國家通過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氫能部門提供了高低成本的氫能潛力,這需要支持開發適當的基礎設施來生產和出口氫能。
例如,在智利舉行了拍賣,以支持部署首批388兆瓦的綠氫。哥倫比亞的綠氫戰略包括支持氫運輸能力以滿足預期的國際需求以及企業的出口雄心的措施,同時促進該國作為加勒比地區未來物流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