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可以幫助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消納,實現電網的大規模調峰和跨季節、跨地域的儲能,加快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的低碳發展。作為傳統油氣、發電企業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也可與其他能源相結合,實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中國擁有良好的制氫基礎和大規模的應用市場,在發展氫能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加快氫能的開發和利用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當時,氫能也將成為構建高效現代能源的新密碼。
氫能的跨界布局已成為一種普遍做法。在能源革命、油氣體制改革、“雙碳”目標等因素的推動下,傳統油氣行業轉型發展需求迫切。佛山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副院長王子緣認為,這些不同行業的行動將促進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制氫、儲運和加注環節的關鍵裝備領域。中石化不僅正在大力布局加氫站,而且許多新能源領域的企業也相繼成立了氫能公司。與此同時,近年來,傳統電力企業也在不斷增加氫能產業的布局。在此之前,國家電投、華電等主要電力央企對氫能領域進行了深入布局,加快了燃料電池等新技術的研發。
某公司的數據報告指出,在傳統化工、油氣等行業深度脫碳的過程中,氫能可以有效提高成本效益,加快碳減排進程。在未來30年內,氫能可以幫助減少80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創造2.5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彭雪峰認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不僅可以利用相對經濟的電力降低氫能產業鏈成本,而且在“新能源+綠氫”模式下,氫能儲存屬性將有效調節“風光水”發電量,降低棄風棄水棄光率,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效益。目標是氫能已經開始為一些傳統能源企業貢獻自己的業績。一些企業的業績穩步增長,收入比往年快速增長。對于許多企業來說,增加氫能產業的布局不僅可以抓住市場機會,而且有望為整體業績帶來良好的增值。隨著未來碳市場的不斷改善,與新能源的深度融合將成為一條重要的氫轉型之路。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氫能的產業鏈很長,“制儲運加用”是相互關聯的。企業必須充分了解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合理布局相關業務。企業應注重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的氫產業鏈環節,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管理和人才的優勢。王子緣還指出,氫能產業的跨界布局一方面應以主營業務為重點,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其他業務范圍,另一方面也應為氫能產業的核心技術儲備建立穩定、堅韌的供應鏈。同時,企業跨界布局氫能不應單獨作戰,應加強合作意識,與其他競爭企業進行互補戰略合作,形成戰略聯盟。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路躍兵表示。此外,張巖認為,隨著碳交易系統的不斷改進,綠氫產業將是最終的發展方向。雙碳目標為氫能源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氫能作為一種清潔環保低碳的二次能源,為減碳脫碳發揮著重要作用。
模式創新是氫能源產業發展的支點。積極利用相關政策,創新氫能源產業商業和跨行業多市場協調發展模式,構建高價值氫能源產業鏈。在全球范圍內,氫能源產業正在掀起前所未有的商業勢頭。氫能產業的發展和氫能生態的建立與中國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密切相關。隨著中國的能源轉型戰略,氫能產業已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