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主題:2030年,中國電解水制氫設備規模有望超過1000億元,綠氫占10%。世界能源理事會預計,到2050年,氫能將占全球終端能源消費的25%。根據《中國氫能源和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20)》預測,2030年/2050年/2060年中國氫能需求分別為3715萬噸/9690萬噸/1.3億噸。目前國內氫能主要來自煤制氫,約占中國氫產能的64%,工業副產氫占21%,天然氣制氫占14%,電解水制氫占不到2%。根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20)》預測,2030年電解水制氫占比將逐步提高到10%,2060年提高到70%。
技術進步/發電成本下降,2030年綜合制氫成本有望下降60%至15元/kg。根據《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2020)》,已建電解水示范項目的氫氣成本為36.4元/kg。在電解水制氫比例增加的情況下,2025年/2030年/2050年的平均制氫成本不會高于20元/kg、15元/kg、10元/kg。我們估計,2030年電解水制氫成本有望降至24.5元/kg,成本下降的驅動力來自:
1、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規模化,電解槽設備成本將降低60%~80%;
2、降低電解制氫系統的功耗和運維成本;
3、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大幅降低。
預計2030年電解槽需求將達到491億元。關注質子交換膜/雙極板/閥門等核心部件,預計2030年國內電解水制氫372萬噸,電解槽系統裝機65GW,電解水制氫系統市場規模1092億元,其中電解槽、電力轉換系統、水循環系統、氫氣收集系統市場規模分別為491、306、142、131億元。在電解槽的核心設備中,質子交換膜、雙極板和氫氣閥門是卡脖子的核心部件。
子行業觀點: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45萬輛,電池廠繼續快速擴大產能鋰電池設備: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增長1.7倍。11月產銷分別達到45.7萬輛和45.0萬輛,同比增長1.3倍和1.2倍。1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7.8%。蜂巢能源宣布2025年計劃產能600GWh,與寧德時代相比;天津力神計劃投資152億元,計劃產能36GWh的電池基地落戶滁州市。
行業估值水平及推薦組合
截至2021年12月10日,機械行業PE(TTM)為32.81倍,PB(LF)為3.04倍。重點推薦:久祺股份、億嘉和、漢鐘精機、冰輪環境、先導智能、科瑞技術、容知日新、石頭科技、巨星科技、華榮股份、三一重工。持續跟蹤:中集安瑞科、恒立液壓、捷佳偉創、奧普特、聯測科技、杰瑞股份、豪邁科技、浙江鼎力、春風動力、杭氧股份、
風險提示:工業復蘇、產業進步低于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中美關系惡化;關稅緩和相關政策落地進度低于預期;新能源相關產業政策低于預期。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