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氫儲能示范工程(部分):
1、安徽六安:國內首個MW級氫儲能項目
六安建設的兆瓦級固體聚合物電解水制氫及燃料電池發電示范工程,是由國家電網安徽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000萬元,落戶金安經濟開發區,占地10畝。建設的1WM分布式氫能綜合利用站是中國第一個兆瓦級氫能儲能電站。2021年9月10日,兆瓦級氫儲能電站制氫系統部分在安徽六安正式滿負荷運行調試成功,首次實現兆瓦級氫儲能在電網領域的應用。
2、臺州市椒江區大陳島‘綠氫’綜合能源系統示范工程
由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和國家電網浙江電力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百千瓦級氫利用系統設備和控制技術成果,將在浙江臺州大陳島氫利用項目中進行示范應用。示范項目制氫發電功率100kW,儲氫容量200立方米(標準狀態),供電時間2小時以上。“制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全系統綜合能效超過72%,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該項目是偏遠地區氫能供應的首次示范,也是國內首個海島氫能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不僅可以實現新能源的本地消耗和長期備電,還可以實現電、熱、氫、氧的清潔供應,滿足島內用戶的各種能源需求。
3、南通安思卓光伏制氫微電網項目——聯合國計劃開發署(UNDP)示范項目
2021年7月,由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負責投運的聯合國計劃開發署(UNDP)示范項目在如皋成功測試和驗收了由南通安思卓設計、建設的光伏制氫,氫基儲能的微電網項目。該氫能小鎮項目建立氫基可再生能源儲能系統,解決不穩定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高效利用的瓶頸,向氫基社區邁出一大步。
4、張家口200MW/800MWh氫儲能發電工程
11月13日,張家口200MW/800MWh氫儲能發電項目初步設計在中國石油管道設計大廈召開專家評審會,成功通過評審,標志著中國氫能在大規模儲能調峰應用場景中邁出實質性一步。據悉,該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氫儲能發電項目。
數據顯示,該項目位于張家口懷安縣,總投資20億元。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00MW/800MWh,分為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總裝機容量為100MW/400MWh,二期總裝機容量為100MW/400MWh;項目建設期為2年,預計2023年投入運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氫儲能發電項目。
該項目涉及國內領先技術,如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削峰電能電解水制氫技術、金屬固態儲氫技術和燃料電池發電技術。
項目作為獨立核算的發電項目,發電收入按運營期平均上網電價和上網電量計算,上網電價暫定為0.55元/h。按每年發電330天計算,年發電收入總額8131.2萬元,對提升張家口經濟實力、改善張家口電網電源結構、促進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電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評審會議上,相關專家提出了大量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使項目在技術和經濟方面更加安全、科學和經濟,以確保項目的順利建設和實施。
氫儲能是將電能轉化為高能密度燃料氣體的技術。通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和部分核能發電的剩余電力,即剩余電力通過電解水制成氫,電力系統與氣體系統之間的能量雙向流動成為可能。
氫儲能系統主要包括制氫系統、儲氫系統和氫發電系統三個部分。該系統基于電能鏈和氫產業鏈實現能量流通,提高電網電能質量和氫的附加值。氫儲能技術和應用結構如圖所示。
據悉,同濟大學張存滿教授曾表示,氫儲能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必不可少。
在氫儲能領域,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起步較早,走在世界前列。按照既定的氫能發展戰略,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國,氫儲能技術仍處于示范應用階段。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