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表的研究表明,即使碳捕獲,藍色 H2 也會產生“大量”排放。
自 COP26 以來,氫能新聞標題一直是熱門話題,但根據最近發表的研究,大多數國家都依賴這種形式,因為它們的清潔能源未來實際上會產生“大量”排放。
Blue H2 使用化石燃料(煤炭除外)為其生產提供動力,其次是 CCS。
盡管發布 H2 戰略的國家對藍色氫燃料給予了積極關注,但新研究表明,它可能并不像所有炒作所暗示的那樣清潔。這種形式的 H2 是由化石燃料(最常見的是天然氣)驅動的過程產生的。如果過程在那里停止,它將被稱為灰色 H2。讓它變成藍色的是碳捕獲和儲存 (CCS),它旨在防止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
藍氫一直是美國、加拿大、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等世界各國和地區清潔能源戰略的重點。然而,發表在《應用能源》雜志上的一篇論文表明,CCS 技術并不像大多數國家所希望的那樣好。該研究確定,即使努力捕獲二氧化碳并將其儲存在地下,然后才能釋放到大氣中,也會發生“大量”溫室氣體排放。
“與直接燃燒天然氣相比,由天然氣制成的氫氣會導致更多的無組織排放——在天然氣提取和加工過程中泄漏到環境中的甲烷,”同行評議論文的合著者菲奧娜·貝克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霸谶@個過程中包括碳捕獲和儲存實際上會進一步增加無組織排放,因為需要更多的天然氣來為這個過程提供燃料。”
包括美國在內的 100 多個國家在本月早些時候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 上承諾了全球甲烷承諾。與 2020 年記錄的水平相比,該承諾是到 2030 年將甲烷排放量減少 30%。甲烷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溫室氣體,使其成為減少排放對氣候變化影響的重要重點。對于許多國家來說,實現這一目標依賴于使用氫燃料而不是化石燃料。
即使采用碳捕獲和儲存,由天然氣制成的氫燃料仍可能具有高度污染性。
雖然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產的綠色氫燃料被認為是更清潔的,但它也面臨著巨大的障礙。這種分解水的過程價格更高,并且通常需要從頭開始建造新的發電設施,而不是使用已經存在的化石燃料發電。因此,它通常與相當高的價格相關。
研究藍色 H2 排放的研究是在康奈爾大學和斯坦福大學于 8 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之后進行的。他們發現,與燃燒天然氣或煤炭取暖相比,藍色 H2污染的溫室氣體要多 20%。在這項新研究中,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比較了使用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生產氫燃料的財務成本和排放量。
最近的研究一直在研究采用的各種技術,通常假設高碳捕獲率已經到位。研究人員表示,即便如此,這些研究還沒有評估無組織排放和較低的捕獲率對釋放的總排放量和與生產相關的成本的影響。
在澳大利亞市場上,綠色氫燃料可能比藍色氫燃料便宜。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生產綠色氫燃料與更高的成本有關,因為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尚未在當地建立,但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他們指出,如果他們大力投資清潔能源,例如太陽能,利用澳大利亞充足的陽光,強大的風力和廣闊的可用土地,一旦這些電力供應充足,清潔 H2 的成本可能會迅速下降。來源已到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