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具有清潔、無污染、可儲存、與多種能源轉換方便等優點。世界主要國家都在致力于能源轉型,許多企業都在積極推動氫技術研發,希望抓住氫能領域的技術和市場機遇。氫能是利用其他能源以一定的方式生產的一種二次能源,已逐漸成為世界上一個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產業。
大規模開發可再生能源可以生產電力和氫氣。傳統能源在應用過程中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氫能作為一種零碳排放的燃料,可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環境,減輕全球變暖的影響,促進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過度開發,世界正面臨著嚴重的能源危機。如果不能找到豐富、清潔和安全的新能源,全球工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將受到很大影響。氫氣是可以實現可再生和清潔安全的,可以利用化石燃料生產,并且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水解進行生產,儲存和運輸更方便,在交通加熱不會產生環境污染,通過能源載體和碳循環經濟可以實現氫的可持續利用,大大緩解了當前的全球能源危機。
中國高度重視發展新能源產業。氫能產業作為新能源的重要發展方向,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氫能源產業的規劃和布局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例如,中國氫能聯盟成立了國家級產業聯盟,相應的政策和經濟支持也逐步增強。在積極響應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氫能領域。目前,中國已有20多個省級城市和40多個地級市啟動了60多個氫能產業計劃。可以預見,氫能作為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新能源消費、交通運輸和碳減排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發展氫能產業可以有效緩解我國面臨的能源安全問題,是替代化石能源、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選擇。進一步發展氫能,將促進中國能源轉型、綠色發展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中國的能源項目很多,但氫能企業數量相對較少,對氫能產業的投資和技術支持相對有限。氫能產業還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產業的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困難。例如,中國的氫能科技基礎研究相對薄弱,原創創新較少。在產業鏈上,氫氣質量、儲存、運輸、加氫站和安全標準較少。缺乏氫氣質量檢測和氫氣泄漏的重要檢測設備,沒有權威的檢測和認證機構。
氫燃料電池技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近年來,中國科技界高度重視氫燃料電池的開發,在關鍵材料和核心技術的開發上取得了突破。但關鍵元器件主要依靠進口,關鍵元器件的制備工藝與國際領先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核心技術薄弱。氫氣生產、儲存和利用技術尚不成熟,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整體成本高,制約了大規模商業運行。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成熟,不應該依靠自己,而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利用國際知識資源為他們服務。加強氫能國際合作應注重戰略和方法,實現合作共贏。
一是深化現有氫能合作。目前,中國已經與一些國家開展了氫能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我國與相關國家的氫能戰略合作尚處于發展初期,國外提供的服務多為基礎設施建設等服務,對我國氫能技術的支持相對較少。在合作中,要注重技術,特別是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同時,在合作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彼此的優勢。例如,在氫能方面,中國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和水資源的獨特優勢,俄羅斯有巨大的氫資源和運輸渠道,法國有工業氣體生產和服務公司的優勢,而日本是世界上氫能研究和應用比較完善的國家。通過深化各國氫能戰略合作關系,促進各國在更廣泛技術領域的深入交流,實現更高層次的有效合作,實現氫能產業技術的不斷升級優化。
二是打造國際氫能合作平臺。在氫能產業的發展中,不同的國家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友好交流合作有助于各國找到有效解決方案。除了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合作,還應鼓勵企業之間的合作。為此,中國應積極構建和完善國際化、多層次的氫能產業合作交流平臺。通過合作交流平臺,我們將探討氫能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探討有效的解決方案,加強合作、資源共享和互助,促進國內乃至世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通過有效的國際合作,氫能產業將提前出現拐點,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最后,加強對國外氫氣政策的解讀。氫能產業國際合作涉及各國的氫能政策,國家政策的有效支持是促進國際合作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發展氫產業方面,我國應更加重視國際市場的發展,靈活調整對外氫政策,真正實現清潔能源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為國內外氫產業合作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此外,能源研究院、能源企業在我國發展國際化過程中應充分重視能力建設和培訓,密切跟蹤國內外氫氣技術和行業發展趨勢,學習國際先進政策經驗,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果合作,提高科研質量,發布中英文報告,推動國際氫政策解讀。
全球氫能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早期階段,政策支持對于氫能產業的早期發展非常重要。通過抓住氫產業的機遇,擴大全球氫利用項目,氫將在能源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多個行業實現脫碳目標。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制定健全氫能發展戰略,深化國際氫能合作,氫能的全球影響力將繼續擴大,氫能產業發展有望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為中國早日實現“雙碳”目標做出了貢獻。
相關推薦:
專家授課!液空厚普氫能源裝備許慎啟博士:中國加氫站建設的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