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使用了大量的化石燃料來提高生產力。隨著化石燃料的使用,各種問題接踵而至。第一,氣候變化,如全球變暖、極端天氣、熱浪、寒流、暴雨、干旱、洪水、超級臺風、龍卷風等。其次是空氣污染,造成霧霾和酸雨等問題。最后,生態環境的破壞,如植被的破壞,河流的污染等等。
鑒于此,人類不斷開發新能源,希望替代化石燃料不僅可以緩解環境問題,還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氫是最有前途的新能源之一。氫氣在燃燒過程中,沒有溫室氣體,副產品只有水,具有低排放、低污染和可再生三大優勢。此外,氫是一種理想的燃料,因為它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同樣重量的氫產生的熱量約為汽油的3倍,焦炭的4.5倍。利用高溫蒸汽從化石燃料中分離氫氣的蒸汽重組和將氫分子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電解生產氫氣。
氫在自然界和水中都很豐富。理論上氫可以從水中電解,但目前的技術需要大量的電力,而且成本不高。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德國發明了一種新的氫存儲技術“Powerpaste”,它將氫能量以糊狀的形式傳輸,其密度是傳統電池的10倍。它可以直接用于汽車、電子設備和建筑服務。
早在20世紀60年代,人類就已經將氫用作太空火箭的液體燃料。氫氣在室溫和常壓下以氣態形式存在。為了使燃料箱能容納更多的燃料,氫氣在高壓下被冷卻和壓縮成液體,從而減少其體積。此外,由于太空中沒有氧氣,火箭必須攜帶氧氣進行燃燒,氧氣可以由氧化劑或液氧提供。
此外,世界各國都在試驗綠色能源,以實現全球減排目標。例如,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使用氫氣代替丙烷作為奧運圣火的主要燃料。此外,奧運村的供暖系統和往返賽場的班車都使用氫氣作為燃料,充分體現了日本發展“氫氣社會”的決心。
不僅是日本,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開發氫燃料。例如,歐盟資助了史上最大的電解制氫工廠REFHYNE。電解槽模塊在用電高峰時段可承載10MW電力,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產生“綠色氫氣”,計劃每年生產1300噸氫氣供日常使用。此外,新加坡已經進行了協商研究如何使用氫能源作為一種可持續能源,氫和法國政府也實施了國家能源計劃在去年年底,它將投資72億歐元在未來10年里推動氫能源的開發和應用,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