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氫能產業鏈投資猛增至3.2萬億
氫能極具成本效益,氫能是指氫在物理和化學變化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可用于儲能、發電、各種交通燃料、家用燃料等。氫能的應用場景非常多樣化,主要包括傳統化工生產、氫燃料電動汽車和分布式發電。交通領域逐漸成為氫燃料電池的核心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是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和戰略轉型的重要技術。
近年來,我國多地政府開始大力推動氫能產業的發展。汽車企業和燃料電池供應企業熱情高漲,積極進入制氫和氫氣供應鏈。產業配套市場環境發展較快。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都在國家層面制定了發展氫能產業的戰略規劃,如日本的“氫能基本戰略”、美國的“氫能經濟路線圖”,以及歐盟的“歐洲綠色協議(綠氫戰略)”,韓國的“氫經濟發展路線圖”等。
氫燃料電池的應用和優勢。氫燃料電池被稱為繼水電、火電、核電之后,能夠連續發電的第四種連續發電方式。它具有許多傳統火力發電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
氫能投資也呈現加速趨勢。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制定了具體的氫能戰略,并撥出了760億美元的政府資金。全球已宣布200多個大型項目,總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約合1.9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短短五個月左右,全球氫能累計投資就增加了2000億美元。到2030年,氫能項目和整個價值鏈的總投資估計為5000億美元。
2021年國內氫能產業鏈龍頭企業發展及展望
2021年,我國氫能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山東、浙江、福建等省相繼出臺了氫能產業園和加氫站建設規劃。國家能源集團、中石化、中石油等20多家大型國有企業跨界發展氫能產業。
其中,我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央企已經實施了包括制氫、儲氫、加氫、用氫在內的全產業鏈布局,并實現了多項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計劃安排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聯合建設站。未來,中石油還將在全國投產50座加氫站。
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到2030年,中國氫需求將達到3500萬噸,占最終能源系統的5%。到2050年,氫能至少占中國終端能源系統的10%,產業鏈年產值約12萬億元。
目前,已有100多家企業布局氫能產業。截至8月6日收盤,氫能概念股A股市值總計2.34萬億元。7月以來,概念股平均漲幅達到13.75%,比同期上證指數高出17個百分點。東華科技、三孚股份、*ST猛獅、厚普股份、深圳燃氣等累計漲幅位列前五。
商用氫能源汽車是一條全新的賽道。隨著我國將發展氫能作為一項重要的能源政策,目前氫能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前景受到各界關注,成為“十四五”期間產業轉型的方向。期間很多地方。貨運商用車具備大量使用氫能來幫助減少排放的條件和潛力。
去年9月,中國宣布力爭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力爭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上海則提出力爭到2025年實現碳達峰,提前5年完成國家目標。
根據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制定的發展愿景,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售中的滲透率將超過20%。中汽協預測,2025年新車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隨著碳中和長期規劃,政府持續加碼,新能源汽車有望保持長期高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