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問題更加突出,各國政府進一步加大“脫碳”力度,殼牌、BP、中石化等傳統能源企業已經開始重組。其中,氫能是一種轉型的重要方向。氫能作為一種高效、清潔、可持續的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終極能源”。隨著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出臺以及實現30/60目標的政策實施,氫能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隆重發布
4月21日上午10點,《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新聞發布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新聞發布廳召開。會上宣布,《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氫能三年行動計劃》)已經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發。
氫電池是將氫和氧通過催化活性很強的電極直接發電的電池,產物是水。它在軍事上應用有三個優點,一是靜噪;二是可產生持續電流;三是能量轉換率高(超過80%,普通燃燒能量轉換率30%多)。但現在氫電池還有一些局限,比如發電輸出峰值功率不高,不能突然加速和保持高速等,因此,各國均在努力改善氫電池的不足,將其不斷應用在新軍事領域內。目前最成功的氫電池推進武器是德國212和214型潛艇,同時美軍也在加緊研制和實驗各種氫電池武器。目前氫電池主要應用于飛機、汽車、潛艇、軍艦、單兵裝備、通信設備等需要持續能量供應的設備。
從一千多篇的氫醫學科學研究參考文獻看,氫氣對人體有很多功效與作用,最主要的效果是有選擇性的抗氧化效果,抗氧化可以產生許多益處。
氫啟未來網5月25日消息,毛里塔尼亞的政府5月24日宣布,“光明項目”綠色氫能項目的預可行性研究已經完成。
“光明項目”計劃安裝高達10吉瓦的電解產能,到203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此類項目之一,并已簽署框架協議,規劃了下一階段的發展。
該研究發現,由于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毛里塔尼亞“在綠色氫生產方面處于非常有利的地位”,這意味著該項目有潛力生產一些世界上最便宜的綠色氫。
蒂森克虜伯宣布分公司更名以支持其擴張,實現了9億歐元的氫氣生產積壓
憑借 9 億歐元(10 億美元)的訂單積壓,蒂森克虜伯 Uhde Chlorine Engineers 對其結構進行了重組,并已更名為 thyssenkrupp nucera,因為該公司旨在繼續其綠色氫氣擴張。
1 月 13 日公布的公司更名伴隨著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繼續研究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進一步發展氫業務,以確保公司處于氫生態系統的最前沿。
化學工業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在全球碳中和運動中,向綠色能源的轉變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將實施無數的環境法規。樂天化學今年7月公布了“2030年氫氣增長路線圖”,計劃到2030年為止,向氫氣事業投資4.4萬億韓元。公司的目標是銷售額達到3tr韓元(營業利潤率為10%)。與投資相比,銷售目標可能偏低,但在快速增長的領域進行先發制人的投資是合理的。
5000輛氫車!30座加氫站!成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征求意見稿)發布
5月17日,成都市經信局印發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
5月10日,位于東環街道的氫能產業園,一棟棟時尚大氣的現代工廠排成一排,施工人員不斷完善園區內各項配套工程的建設。
展望未來,規劃未來。
氫能作為前沿技術和新興產業,首次被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要組織實施氫能產業孵化和加速計劃,規劃布局一批氫能產業。
氫啟未來網5月17日消息,歐洲氫氣公司5月16日公布了其立場,根據歐盟委員會提出的55項政策和目標,以及REPowerEu通信的雄心壯志。
在其立場文件中,歐洲氫氣公司表示,要達到Fit FOR 55個目標,歐盟將需要大幅提升電解槽等設備的生產能力。
5月5日,據披露,歐盟委員會和20家電解槽制造商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使歐盟的電解槽產能到2025年達到每年25GW。
《氫燃料電池動力船舶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2022)》發布,為航運綠色低碳轉型增添動力
近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了《氫燃料電池動力船舶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2022)》(以下簡稱《規則》),保障氫燃料電池在船舶上的安全可靠使用,促進氫能在船舶上的應用。
《規則》適用于船長20米以上的船舶。船長20米以下的船舶參照執行,《規則》共9章,包括總則、檢驗與 發證、船舶布置、輪機、電氣裝置、控制監測和安全系統、消防、氫燃料儲存、氫燃料加注等內容,涵蓋氫燃料電池動力船舶的安全、環保技術要求和檢驗發證要求,為氫燃料電池動力船舶的設計、建造和監管提供技術法規。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各國都高度重視無碳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氫能被視為21世紀具有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由于其來源多樣、清潔低碳、靈活高效、應用場景豐富,已被多個國家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部署。
所謂氫冶金,就是在還原冶煉過程中使用氫氣作為還原劑。目前主要有高爐富氫冶煉和氫氣直接還原工藝。我國高爐富氫冶煉的研究與實踐主要是向高爐內注入富氫氣體,如焦爐煤氣、天然氣等;氫氣直接還原工藝主要利用焦爐煤氣開發氫基豎爐直接還原。
氫啟未來網5月16日消息,NEOM Green Hydrogen Company (NGHC)董事會上5月8日宣布任命David Edmondson為公司首席執行官。
埃德蒙森是空氣產品行業的資深人士,他在公司的職業生涯超過34年,在工程和全球氣體領域擁有領導角色的經驗。
NGHC是NEOM、ACWA Power和Air Products的合資企業,將在沙特阿拉伯西北部建立一個由可再生能源供電的世界規模的綠色氫氨生產設施。
2021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總銷量超過1.7萬輛,現代全球市場份額連續三年居首
2月8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了2021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FCEV)市場份額的相關信息。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注冊FCEV總銷量超過1.7萬輛,同比增長83.0%。
其中,2021年,現代汽車以53.5%的市場份額(9300輛)排名第一,并連續三年穩居首位。但2021年,雖然現代汽車銷量較2020年(6500輛)增長41.9%,但市場份額從69%降至53.3%。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聯建“氫電儲能技術聯合實驗室”研討會成功召開
2022年3月2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牽頭,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聯建“氫電儲能技術聯合實驗室”研討會在材料學院A樓308會議室成功舉行。受疫情影響,會議線上線下結合舉行。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明豐、中石化首席專家聶紅、研究院副院長林偉等領導專家出席了研討會。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朱新遠、中國工程院院士、氫科學中心主任丁文江、前沿創新研究院院長、科研院副院長孫麗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寶德、副院長鄧濤、副院長董杰、材料學院和化工學院教授專家出席了研討會。會議由副院長鄧濤主持。
GenCell與紅鷹能源合作,為美國市場提供氫燃料電池備用電源
氫啟未來網5月17日消息,隨著紅鷹能源公司和GenCell公司的合作,美國的氫能源經濟將得到巨大的推動,他們將提供一種超可靠的、彈性的、長時間使用的氫燃料電池備用電力系統。
5月16日公布的這項技術將主要針對美國鐵路和北美其他關鍵行業,并可能為氫技術提供一條額外的途徑,以降低美國社會的碳排放。
5月14日,山西焦煤集團煤焦銷售物流公司首批氫能源運輸車將煤炭產品安全及時運輸至國能榆次熱電有限公司,并前往榆次修文站完成鐵路短倒任務。因此,山西焦煤集團開創了公路與“公轉鐵”短倒同步啟動氫能源煤炭運輸業務的新局面。據了解,這種新的運輸方式是山西省國有企業“低碳運輸”的新起點,標志著山西焦煤集團邁出了低碳運輸新步伐。
今年以來,山西焦煤集團積極響應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根據山西省國有企業“32個字”要求,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針對主強輔優定位、超前布局、主動作為、擴大合作領域,穩步推進氫能源運輸項目,逐步實現煤炭配送潔凈化、低碳化、綠色化,同時助力合作供給端、消費端同步降碳。
5月23日,從武漢華科福賽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科福賽)獲悉,該公司開發的15×15cm2單電池固體氧化物電解池(SOEC)電堆穩定運行時間已超過1040小時;在800℃工作溫度下,最大電解功率達到831瓦,最大電解效率高于97%,每立方米產氫電耗在2.86-3.35度之間,穩定運行電解功率高于600瓦。這些SOEC技術指標在國內公開報道中處于領先水平。
氫氣是一種具有高熱值的二次能源,利用溫室氣體而不產生污染。目前,氫氣的主要生產技術是天然氣重整,這將產生二氧化碳,這是一個環境污染和溫室效應的問題。電解水制氫是氫氧反應產生水的逆過程。如果使用可再生風、光電和廢熱,SOEC電解水產生的氫是綠氫,不伴有任何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與其他低溫電解水技術相比,如堿性水電解槽和質子交換膜電解池,SOEC是一種轉化效率更高甚至接近100%的高溫電解水技術。
氫啟未來網5月24日消息,PESTECH International Berhad和Hydorgéne de France SA (HDF Energy)已經在柬埔寨和馬來西亞的水力發電廠開展綠色氫生產合作。
諒解備忘錄希望解決該地區多個行業的脫碳問題,如電網服務和工業應用項目。
馬來西亞電氣技術公司PESTECH將加大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氫啟未來網5月27日消息,Fortescue Future Industries (FFI)昨天宣布,該公司已加入“Qlimate Initiative”,探索綠色氫領域的量子計算解決方案。
FFI在Qlimate的成員資格是開發解決質子交換膜(PEM)技術和脈沖電解建模中以計算機為中心的瓶頸算法的第一步。
人們希望這項技術能夠加速氫工業的發展,以如期實現氣候目標。
最近,WIPO發布的《專利態勢報告:交通運輸領域的氫燃料電池》顯示,自2016年以來,與交通運輸相關的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創新一直在蓬勃發展。中國、日本和德國是技術專利申請的主要來源國,這種技術可以在不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情況下為車輛提供動力。
報告顯示,全球交通運輸部門約占所有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而最近電動汽車和其他指標的快速普及表明,消費者已經準備好接受技術進步,以應對氣候變化。這份報告的主題是綠色技術創新的一個主要增長領域:將氫氣和氧氣轉化為電能的燃料電池,為車輛提供動力,僅排放水和熱量。
氫啟未來網5月25日消息,隨著豐田繼續在澳大利亞開發氫燃料加氫基礎設施,艾默生已被選中為該加注和制取工廠提供其先進的自動化技術。
在5月24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這家全球軟件和技術公司已開始合作,將豐田澳大利亞的部分業務轉變為一個商業級別的氫氣制取、存儲和加注工廠。
該項目由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ARENA)支持,預計將采用艾默生的自動化專業知識提供控制系統,助力澳大利亞豐田展示制造氫燃料的技術和經濟可行性,包括使用可再生太陽能。
“綠氫是解決全球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措施,伴隨著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能源產業和技術變革在世界范圍內興起,綠氫發展將加快步伐,并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系統、能源、安全多領域協同增效。”在最近舉行的全球綠氫大會中國區域平行論壇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表示,綠氫的發展將成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行動。
2022年1月4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批準成立“寧夏氨氫產業聯盟”。聯盟由寧夏電投太陽山能源有限公司、寧夏慶華煤化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和寧化學有限公司、北京漢氫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大學、銀川能源學院、寧夏氨氫研究院等區內外氨氫產業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