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極大的潛力來取代傳統的燃料。它可以通過水分解或者從自然界的其他清潔能源中提取,如太陽能、海洋能和湍流能等。氫能可以被用于發電、建筑供熱和動力汽車等各個領域,是一種無污染的能源,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因此可以有效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本文整理了氫啟未來網2023年2月站內熱文top 30,榜單內容如下:
top 1
氫啟未來網獲悉,日本本田汽車今天透露,與通用汽車聯合開發的新型氫燃料電池系統將于今年開始生產,并在2030年前逐步增加銷量,擴大其氫燃料業務。本田高級執行董事Shinji Aoyama表示,本田將通過與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在今年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系統。“新一代”系統旨在將其耐用性提高一倍以上,并將成本降低三分之二。本田氫能業務開發部總經理Tetsuya Hasebe表示,商用車可能會像乘用車一樣出現電氣化。
top 2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裁黃永章一行蒞臨維納長慶加氫示范站考察
在視察過程中,黃永章詢問了長慶石化PSA純化裝置的工程進展,聽取了李曉剛對加氫站的介紹,了解了維納氫能在氫能應用環節的發展現狀,并現場觀摩了加氫站加注的操作流程,對長慶石化與維納氫能的合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維納-長慶加氫示范站依托長慶石化制氫項目建設,是西咸新區首個加氫站,目前已經初步建成500kg/天的加注能力。近期,加氫站還將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加注能力和服務品質,有力支撐西咸新區氫能交通示范運營。
top 3
2月3日,位于保稅區臨港區域天津市氫能示范產業園的國鴻氫能燃料電池研發生產基地項目開工。據了解,該生產基地主要包括燃料電池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生產、系統研發、涉氫測試、售后維保等業務。企業連續五年實現國內車用電堆產品市場占有率第一,氫燃料電池系統裝車量約占全國50%,安全行駛里程超1.2億公里。2022年,保稅區氫能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氫氣年產能達到1600噸。
top 4
嘉興城市公交公司首批氫燃料電池公交投運,飛馳科技助力低碳交通
2月14日,嘉興城市公交公司首批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順利完成加氫,陸續投放于嘉興11路和23路公交線路運營,此次交付的35輛飛馳牌10.5米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由佛山市飛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制造。此次飛馳科技助力嘉興城市公交公司首批氫燃料電池公交投運,充分驗證了市場端對飛馳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的高度認可。
top 5
2025年,主城區不少于100座加氫站,鄭州發布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布局專項規劃(2022-2025年)
氫啟未來網獲悉,2月9日,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發《鄭州市主城區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布局專項規劃》。形成布局均衡合理、選址布局科學安全、兼顧近遠期實施的加氫站點網絡。單建站是落實規劃加氫站用地或利用現有加氣站進行改建的站點,氫源儲備充足,供應穩定,需單獨選址。規劃布局單建站20個,主要沿四環——大河路、三環、繞城高速輔道等城市快速路分布,重點為高新區、經開區進行產業配套,部分服務于專用車輛。
top 6
氫啟未來網獲悉,Nedstack和ZBT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并將其產業化。Nedstack正在升級其先進的燃料電池制造能力,到2027年達到1GW的堆棧額定功率容量。兩家公司共同開發PEM燃料電池技術,以進一步支持在阿納姆(荷蘭)和杜伊斯堡(德國)地區的PEM燃料電池技術開發和生產的產業化。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關系是在阿納姆,杜伊斯堡合作城市對話期間完成的,由經濟委員會共同主辦。
top 7
中山市首臺!喜瑪拉雅、衡陽合力聯合研發氫燃料電池叉車成功上牌
近日,由廣東喜瑪拉雅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與衡陽合力工業車輛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CPD型氫燃料電池叉車在粵港澳大灣區正式獲得“身份標識”完成上牌,這也是中山市本地首臺完成上牌的氫燃料電池工業車輛。該車輛由衡陽合力研發,在中山完成了整車及零部件的試制和測試工作,喜瑪拉雅為其提供全套技術服務支持,包括15 KW氫燃料電池發電機系統和儲氫瓶總成,以及控制系統、電機電組等部分組成。
top 8
2月7日,由鋒源氫能獨立開發的100kW純氫燃料電池發電站在浙江工廠完成生產,并將發往歐洲。這是鋒源氫能在氫能發電領域向海外市場拓展的里程碑,為鋒源氫能后續海外市場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Lake Power系列100kW純氫燃料電池發電站是本次發往歐洲的“主角”,核心發動機采用鋒源氫能FY06系列發電站專用系統發動機,防護等級達到IP67,設計壽命達到20000小時。
top 9
海馬汽車:采用全新電堆的氫能汽車已正式啟動開發,計劃于下半年進行模擬示范運營
氫啟未來網獲悉,1月31日,海馬汽車在互動平臺上透露,海馬汽車的第四代氫燃料電池汽車將采用更高功率電堆、更高效率電驅系統、更安全的儲氫技術和更長壽命的催化劑來提高汽車的整體性能及可靠性。第四代氫能樣車海馬77X-H已于2022年下線;采用全新電堆的氫能汽車也正式啟動開發。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進行模擬示范運營,整合海南自由貿易港優越的政策環境和區位優勢,努力形成氫能汽車產業生態差異化競爭優勢。
top 10
特嗨氫能檢測重磅發布:先進燃料電池汽車低溫環境自動喚醒功能研究成果
基于燃料電池汽車的特性,在低溫環境下燃料電池汽車的防凍性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指標,防止燃料電池電堆內的水結冰影響啟動甚至損傷電堆;在某些特殊的用戶使用場景中,環境溫度的大范圍變化會造成電堆內部結冰,例如:特嗨氫能檢測致力于研究國際先進燃料電池標桿車的各項性能,依托豐富的車輛資源,對燃料電池汽車應用過程中的痛點問題制定測試方案,挖掘優秀產品的設計理念和控制策略。
top 11
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變革性”的堿性膜燃料電池技術為緩解氫能轉化過程中的卡脖子問題——“Pt原子經濟性”提供了可能。然而,該項技術陽極端的氫氧化催化劑活性和穩定性仍然堪憂,特別是關于穩定性的衰退機制尚不明確,極大地限制了該項技術的商業化發展。華中科技大學為該項工作的第一完成單位及通訊單位,化學與化工學院趙桐輝博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王得麗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top 12
積極發展多元化儲能系統。依托浙能集團長廣氫能裝備制造產業園,打造氫能裝備產業集聚區,重點在液氫制備、儲運、加注和應用的全產業鏈上攻關示范。建設低碳基礎設施。積極實施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樁建設行動,將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規劃。實施科技攻關項目。推動區縣因地施策低碳發展。長興縣要重點發展儲能、氫能、新能源汽車等低碳新興產業,全面推進工業低碳轉型,深入推進整縣光伏試點。
top 13
氫啟未來網獲悉,2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深圳市促進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該措施在氫能方面指出:。鼓勵重載及長途交通運輸、分布式發電及綜合能源等領域氫能示范項目建設,按總投資給予一定比例財政資金支持。支持氫氣制備、儲運、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零部件、系統集成、氫能應用等技術成果轉化與產業化。
top 14
恭喜!藍能加氫站用45MPa儲氫瓶式容器組被認定為浙江省首臺套裝備
為深入貫徹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制造業首臺(套)提升工程的有關要求,省經信廳牽頭組織了2022年度首臺(套)產品認定工作,確定2022年浙江省首臺(套)裝備284項,日前公布了正式名單。浙江藍能燃氣設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加氫站用45MPa儲氫瓶式容器組”榜上有名。根據省政府相關規定,經認定的首臺(套)產品將獲得相應的獎勵資金,并且納入《浙江省首臺(套)產品推廣應用指導目錄》,享受首臺(套〕保險補償等推廣應用政策。
top 15
2月2日,中國能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吳云在集團總部與松原市委書記李曉杰、市長陳強進行會談,雙方重點圍繞進一步推動中能建松原氫能產業園項目在松原市落實落地進行深入交流,并達成廣泛共識。吳云對松原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給予中國能建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并介紹了中國能建的經營業績、轉型升級及業務優勢。
top 16
景德鎮:積極推動氫能應用試點,研究推進加氫設施建設,探索氫燃料電池在城市公交等領域應用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低碳建設。到2030年,民用運輸機場場內車輛裝備等力爭全面實現電動化。積極推動氫能應用試點,研究推進加氫設施建設,探索氫燃料電池在城市公交等領域應用。
top 17
大連化物所提出高溫聚合物電解質膜燃料電池非連續界面構建與演化機制
近日,大連化物所醇類燃料電池及復合電能源研究中心王素力研究員和孫公權研究員團隊在高溫聚合物電解質膜燃料電池低界面傳質阻力多孔電極設計構建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基于多孔電極表面能調控,實現了非連續磷酸液—固界面層的可控構建,并闡釋了該界面結構在工況下的演化機制與規律。上述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top 18
氫啟未來網消息,TECO 2030選擇了Smart Testsolutions的CVM解決方案來監測其氫燃料電池系統。TECO 2030正在開發氫燃料電池,使船舶和其他重型應用實現零排放,并將在未來使用CVM系統來監督這些系統。最近,Smart Testsolutions進一步將CVM G5S電池電壓監測系統開發成一系列解決方案,其中還包括電池接觸元件以及電纜線束和用于安裝系統的機械部件。除了TECO 2030, Smart Testsolutions最近還為CVM系統贏得了來自研究部門以及電解槽制造商的多個客戶。
top 19
加氫站2座,以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為重點!四平市發布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
氫啟未來網獲悉,2月13日,四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四平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該文件在氫能方面指出:。計劃到2025年,全省風電規模達到2200萬千瓦,光伏發電規模達到800萬千瓦,擬通過提升全省電力消納能力、發展制氫產業、新建以吉林省西部為起點的特高壓輸電通道外送等措施確保新能源電力足額消納。加快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探索氫能商業化路徑,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四平地區的應用。
top 20
近日,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分會執行、工信部主管的《燃料電池發動機性能試驗方法》 國家標準公開發布。該標準將于2023年7月1日開始實施,將全部替代于2019年發布的GB/T 24554-2009標準。新國標規定了燃料電池發動機常溫起動特性、低溫冷起動特性、穩態特性、動態響應特性、動態平均效率、高溫運行試驗、氣密性測試、絕緣電阻測試、質量及功率密度測試等試驗方法。
top 21
2月16日,翼迅創能氫燃料電池叉車FOBOT-F3021成功交付上海臨港,同時翼迅創能也迎來今年的開門紅!FOBOT-F3021門架起升高3米,配備轉彎限速、OPS座位離開、倒車影像等功能,為安全駕駛保駕護航。未來,翼迅創能將繼續與氫能產業鏈核心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共同拓展和豐富氫能叉車的應用場景,為客戶帶來高效可靠的綠色物料搬運解決方案,助力國家“雙碳”目標順利實現。
top 22
SGN任命Altrad Babcock為H100綠氫項目承包商
氫啟未來網消息,Altrad Babcock將為SGN的H100項目建造氫氣生產和儲存基地,該項目希望為法夫郡利文茅斯的數百個家庭提供綠氫。英國天然氣分銷公司SGN已指定Altrad Babcock作為該項目的主要工程承包商,該項目據稱是“世界上第一個”100%綠氫家庭零碳網絡。
top 23
First Hydrogen推出新一代氫燃料電池汽車“概念”
氫啟未來網消息,First Hydrogen發布了新圖像,概述了其下一代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愿景。該公司已與EDAG合作,為其第二代零排放輕型商用車創造概念。第二代概念是在First Hydrogen的第一代fcev早期成功之后開發的,目前正在進行里程積累和測試。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宣布的補貼將增強歐洲凈零產業的競爭力,并支持向氣候中和的快速過渡。
top 24
2月1日,由中共成都市武侯區委、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政府、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政府與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責任公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廣州黃埔舉行。在此次活動中,成都武侯區人民政府、成都環境集團、廣州工控科產集團分別與雄川氫能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廣州工控科產集團與武侯資本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top 25
氫啟未來網獲悉,歐盟委員會公布了其綠色交易工業計劃,旨在為綠氫生產商提供補貼計劃。氫啟未來網了解到,歐盟委員會打算通過其他招標或其他形式的制氫支持來跟進試點拍賣,以實現到2030年每年生產1000萬噸可再生氫的REPowerEU目標,該目標將覆蓋“歐洲銀行的歐盟國內部分”。
top 26
氫啟未來網消息,歐盟委員會2月13日根據可再生能源指令提出了歐盟可再生氫定義的兩項授權法案。根據第一個授權法案,歐盟委員會已經明確了歐盟RED中規定氫能的附加性原則。在通過之后,這些法案將被送交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進行兩個月的審查,然后再決定是否接受這些提議。
top 27
氫啟未來網消息,歐洲氫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Jorgo Chatzimarkakis在回應歐盟委員會期待已久的可再生氫定義時說:“一個遠非完美的監管總比沒有監管強。”2月13日,經過三年的工作,歐盟委員會通過兩項授權法案提出了可再生氫的定義規則。目前還不確定這些規則是否會生效,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將在決定接受或拒絕之前,對該法案進行最長4個月的審查,沒有修改法案的選項。
top 28
近日,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正式發布T/CATSI 05007—2023《移動式真空絕熱液氫壓力容器專項技術要求》團體標準,并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據了解,該標準由中集安瑞科南通中集能源設備有限公司牽頭制定。液氫儲運作為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相關裝備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top 29
紅杉中國持續在碳中和領域投資,這次是一家蘇州的企業。近日,蘇州科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顯示,公司完成C輪2.4億融資的全部交割工作。據悉,科潤新材料C輪融資,分別于2022年9月和12月分兩批進行。C輪融資由紅杉中國領投,北汽產投、未勢能源、宇通集團、通用技術資本、架橋資本、盈鼎投資等聯合投資,老股東熔拓資本、四海新材等繼續加碼。
top 30
氫啟未來網獲悉,一個新的挪威財團著眼于為海事部門開發一個完整的氫能價值鏈。多學科合作已經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目標是為Northern Xplorer的第一艘零排放游輪建立價值鏈。這艘郵輪將配備燃料電池和電力推進系統,并為更廣泛的海上市場提供無污染的氫氣。Northern Xplorer已與葡萄牙造船商西海簽署了建造首艘船舶的意向書,計劃于2025/26年郵輪季開始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