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新聞
4月7日,淄博金路通客運服務有限公司發布10.5米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采購招標公告,項目資金為國有資金13000萬元。
3月28日上午8時,赤峰市人民政府與遠景科技集團以網絡視頻形式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進一步深化在智能風機制造、風光發電制氫、能源經濟等領域的合作。
根據協議,遠景科技集團將在赤峰市建設風光制綠氫綠氨一體化示范項目,總投資約400億元,預計2028年前竣工投產。其中,該項目規劃年產152萬噸零碳工業氣體產品,一期將在兩年內投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零碳氫氨項目。
湖北省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群,十堰市開展重卡換電模式試點
汽車是十堰的支柱產業。十堰是東風汽車的發祥地,享有“卡車之都”的美譽。十堰建設現代汽車產業基地,對促進湖北省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襄十隨神”城市群優質發展經濟帶具有重要意義。完善湖北省“一主兩翼”汽車產業布局,積極推動十堰等地鞏固現有汽車產業優勢,共同打造“武襄十隨”現代汽車產業集群。
《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隆重發布
4月21日上午10點,《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新聞發布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新聞發布廳召開。會上宣布,《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氫能三年行動計劃》)已經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發。
《氫能三年行動計劃》的印發實施,將進一步夯實南海氫能產業發展的基礎,促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加快氫能推廣應用和商業化模式形成,強化氫能產業在“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中的創新引領作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推動南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南海區人民政府,區發改局、住建水利局、應急管理局,丹灶鎮人民政府等,佛山仙湖實驗室、華南新能源汽車促進中心和南海區氫能企業等有關代表出席發布會。
氫能汽車運營補貼最高11.5萬元!《佛山市新能源城市配送貨車運營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出臺
近日,佛山市交通局發布了《佛山市新能源城市配送貨車運營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對新能源城市配送貨車運營給予資金補貼,引導新能源城市配送貨車的推廣應用,促進貨運配送行業的節能減排。
輕型氫能貨車(總質量小于4.5噸)、中型氫能貨車(總質量4.5噸以上,12噸以下)和氫能冷藏車分別補貼1.5元/公里、2.0元/公里和2.3元/公里。經批準,上述三種車型有效行駛里程超過5萬公里的,每輛車每年最高補貼7.5萬元、10.0萬元、11.5萬元。
3月31日,捷氫科技官方微博宣布,捷氫啟源P4H和P4Max通過強檢。其中P4H系統額定功率為130KW,電堆功率密度為4.2KW/L,P4Max系統額定功率為256KW,電堆功率密度為4.2KW/L。據介紹,兩個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一級零部件的國產化率已達到100%,實現了50KW/s的快速響應能力。系統可在25秒內實現零下30度的低溫冷啟動,最高工作溫度可達95度。
近年來,郫都區圍繞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發展,在氫能產業示范應用方面實現了多個第一:全省第一座撬裝式加氫站投運;全省第一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示范運行;西部第一條氫燃料電池生產線建成投產;西部第一批氫燃料電池客車;中國第一座集加氫加油綜合能源站。
據了解,“綠氫之都”重點項目東方氫能產業園項目預計今年8月底完成土建,9月底完成。據東方電氣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計劃建設西部氫能高端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導入四川省燃料電池重點實驗室,建設氫能技術創新中心、制造中心、應用示范中心,積極引進產業上下游企業,建設燃料電池核心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企業集群,助力建設“綠氫之都”。東方氫能產業園由東方電氣旗下東方鍋爐、東方國際投資、東方氫能共同投資建設,建設成為東方電氣氫能總部。該項目占地87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分為兩個階段。一期工程于去年12月正式開工,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對構建清潔減排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國家對氫能源不斷加大支持,目前,全國范圍內已建成多所氫能實驗室,進行氫能全產業鏈的研究,包含制氫技術、燃料電池技術、海水直接制氫技術、可再生能源深度耦合等等。深圳大學,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多所高校均表示氫能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已積極參與氫能源相關項目開發和技術重點攻關。
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與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其中明確了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氫能產業將會成為未來能源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中國工程院于3月31日,在第六屆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公布了《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的系統研究成果,該項目由40多位院士、300多位專家,以及數十家單位,圍繞產業結構、能源、電力、工業、建筑、交通、碳移除等多方面展開,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我國實現能源結構轉型,低碳生活開展提供巨大的助力。在此次公布的成果中,重點提到了非化石能源的替代戰略,在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的發展基礎上,逐步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其中,氫能源作為綠色能源中的重點零碳能源,正在得到各方的重視。
3月26日,海南氫能產業規劃發展研討會暨大唐海南氫能產業發展中心揭牌儀式在海口舉行。
海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桂剛與大唐海南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賈炳軍共同為大唐海南氫能產業發展中心揭牌。
國外新聞
化學工業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在全球碳中和運動中,向綠色能源的轉變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將實施無數的環境法規。樂天化學今年7月公布了“2030年氫氣增長路線圖”,計劃到2030年為止,向氫氣事業投資4.4萬億韓元。公司的目標是銷售額達到3tr韓元(營業利潤率為10%)。與投資相比,銷售目標可能偏低,但在快速增長的領域進行先發制人的投資是合理的。
目標是到2030年,在生產、分銷和應用方面確保30%的國內市場份額
樂天化學的目標是,到2030年為止生產60萬噸氫氣(藍色16萬噸,綠色44萬噸),年銷售額達到1.2萬億韓元。該公司與擁有聚合物氣體分離膜原始技術的Airrane合作,在2023年安裝了CCUS(碳捕獲、利用和存儲)測試設施進行商業化。CCUS是生產藍色氫的核心技術。捕獲的二氧化碳難以儲存,可用于生產碳酸二甲酯(DMC)。對于綠色氫氣,氨分解被認為是最理想的產氣方式。樂天化學預計將與占據國內氨水市場70%份額的集團子公司合作。另外,以2萬億韓元以上的海外綠色氫市場投資為基礎,盡快提高事業的經濟效益。
SFC能源公司與Test-Fuchs和Auto AG合作開發氫氣發生器系統
SFC能源公司4月4日公布了與Test-Fuchs和Auto AG集團的合作伙伴關系,以開發一種移動和零排放的氫氣發生器。
通過這種合作關系,兩家公司共同同意在2022年上半年展示H2Genset的工作原型。
通過匯集各公司的知識和專業技能,氫氣發生器將為各種行業提供一種脫碳方法,由于即將實現的凈零目標,清潔發電將成為一個日益龐大的市場。
H2發電機組的主要市場通常是無法接入傳統電網的地區,如戶外節日或大型建筑工地。
Aqua Aerem和Osaka Gas聯手開發了他們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僅使用離網可再生能源和自己的大氣水源為國內和出口市場生產可再生氫的項目。
這個名為“沙漠綻放氫”的項目耗資107.5億美元,裝機容量10GW,將位于澳大利亞北領地,一旦全面投產,在一系列2MW模塊化制氫裝置的幫助下,每年將生產約41萬公噸綠色氫。
這一發展將極大地推動澳大利亞的氫能雄心,以及該國的經濟——該項目的這一方面受到了北領地首席部長邁克爾·岡納的廣泛歡迎。
Impact Coatings通過新的子公司將氫氣業務擴展到中國
Impact Coatings的目標是在中國氫市場掀起一場風暴,并引入了一家新的子公司來支持該公司的雄心。
該子公司在上海開業,將繼續Impact Coating在能源市場的專長,為公司提供PVD涂料解決方案,幫助提升氫氣價值鏈。
Impact Coatings首席執行官torbjrn sand Berg表示:基于當地市場需求和全球趨勢帶來的預期增長,我們認為這一擴張是我們增長之旅中的下一個自然步驟。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和世界經濟論壇在COP26上公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其中列出了38項“可行措施”,將有助于降低歐洲可再生氫氣的成本,并支撐一個值得信賴的國際市場。可能有超過250兆瓦的綠色氫項目在全球管道,,一個看似無盡的公告使用大量零排放的碳排放的氣體從卡車和加熱到鋼鐵和航空,但簡單的事實是,今天可再生H2幾乎不存在。
根據分析機構Aurora Energy Research的數據,目前全球僅部署了200兆瓦的電解水機——一種利用電力將水分子分解為氫和氧的機器——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電解水機都使用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正在運行的綠色氫項目,位于加拿大魁北克,只有20兆瓦。
這是因為綠色氫目前的生產成本遠高于從未減少的化石燃料中提取的灰色氫,后者占當今世界氫需求的95-99%。
2021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總銷量超過1.7萬輛,現代全球市場份額連續三年居首
2月8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了2021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FCEV)市場份額的相關信息。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注冊FCEV總銷量超過1.7萬輛,同比增長83.0%。
其中,2021年,現代汽車以53.5%的市場份額(9300輛)排名第一,并連續三年穩居首位。但2021年,雖然現代汽車銷量較2020年(6500輛)增長41.9%,但市場份額從69%降至53.3%。
自2021年4月豐田將第一名“交給”現代以來,其與現代的年度累計差距不斷擴大,最終以34.2%的市場份額(5900輛)排名第二。中國福田(2.1%)和本田(1.7%)分列其后。
行業知識
氫分子醫學或稱氫醫學,是新興的學科。鑒于氫分子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特別其高選擇性(僅中和毒性活性氧自由基)、高彌散性和高安全性,因此受到廣泛重視。
很多年來,抗氧化一直是熱門題目,從而產生了很多“抗氧化”藥物以及保健品。但是總的來說不是很成功。這是因為體內自由基有兩類, 一種是生理性的,在機體代謝中發揮作用,一種是毒性的,引起氧化應激,破壞組織,導致許多疾患。
常見的胸肺和心臟疾病,其發病常與氧化應激有關。我們采用吸煙誘發的COPD鼠模型進行了吸氫試驗,發現氫分子能減輕肺功能下降、肺氣腫、炎癥細胞浸潤、小氣道的重建、氣管上皮內杯狀細胞增生,下調炎癥相關性因子ERK1/2和NK-κB的活化。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慢性氣道疾病進行了臨床觀察,發現吸入氫氣對慢性氣道疾患急性發作,能較快地減輕氣急、氣促。目前國內正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其急性發作、支氣管哮喘和支氣管擴張三種疾病, 進行氫氣吸入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研究。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問題更加突出,各國政府進一步加大“脫碳”力度,殼牌、BP、中石化等傳統能源企業已經開始重組。其中,氫能是一種轉型的重要方向。氫能作為一種高效、清潔、可持續的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終極能源”。隨著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出臺以及實現30/60目標的政策實施,氫能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預計未來10至20年,清潔氫在可持續能源中將逐漸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漸出現在各種能源消費的比重中,為工業和交通領域的碳減排做出更重要的貢獻。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企業的積極參與下,氫能源呈現出爆發式的發展。正從工業化初期過渡到快速發展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氫氣的高成本是現階段的產業化階段核心問題。下面從制氫-儲氫-加氫產業鏈的角度分析氫氣成本。
2021年中國氫能產業鏈上下游分析:以化石能源制氫技術為主,產業具有長期發展潛力
氫能是一種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燃燒過程無碳排放,無污染、熱值高、安全性好。氫能產業鏈上游包括制氫、儲氫和運輸。中游主要是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下游是應用領域,包括交通、軍用、航天等。
一、氫能產業鏈上游
1、制氫
氫能產業鏈上游包括制氫、儲氫和運氫。制氫技術包括化石原料制氫、工業副產和電解水制氫。目前,我國氫氣主要來自化石能源制氫,其中煤制氫產量達到2124噸,占我國氫能產量的63.54%,天然氣制氫產量460萬噸,占我國氫能產量的14%,而電解水制氫產量僅為50萬噸。
化石能源制氫過程中碳排放巨大,從工業副產品中提取氫氣不僅可以減少碳排放,還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有效利用工業副產氫。目前,我國排空工業副產氫產量約450萬噸,其中PDH和乙烷裂解副產氫約30萬噸,主要分布在華東和沿海地區;氯堿副產氫約33萬噸,主要分布在新疆、山東、內蒙古、上海、河北等省市;焦爐煤氣副產氫約271萬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華中;合成氨醇等副產氫約118萬噸,主要分布在山東、陜西、河南等省。
從一千多篇的氫醫學科學研究參考文獻看,氫氣對人體有很多功效與作用,最主要的效果是有選擇性的抗氧化效果,抗氧化可以產生許多益處。
氫氣的10大生物學作用,1、美容護膚抗衰老;2、新陳代謝調控;3、免疫調節;4、組織修復;5、抗炎癥;6、抗過敏;7、抗輻射;8、緩解疲勞;9、抗細胞變異;10、抗細胞衰老。
新加坡今年2月推出的2030年綠色計劃(綠色計劃)可能標志著這個島國能源行業的轉折點。隨著新加坡尋求建立一個更可持續的社會,它將越來越關注低碳能源,包括氫氣。在最近一期的"東盟能源"系列中,我們從能源角度考慮了綠色計劃的一些關鍵方面,并查看了目前在新加坡進行的氫氣部門的一些舉措。
從歷史上看,新加坡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發揮了關鍵作用。新加坡雖然沒有自己的碳氫化合物資源,但一個多世紀以來,新加坡一直是礦物燃料及相關產品的精煉、儲存和貿易中心,以及油田服務中心,特別是海上鉆井平臺建設中心。預計石油和天然氣將繼續在新加坡經濟的未來發揮關鍵作用,道達爾能源、殼牌和埃克森美孚等主要公司(盡管最近宣布削減)將繼續致力于對"紅點"的重大下游投資。然而,新加坡能源格局的重大變化似乎即將來臨。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各國都高度重視無碳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氫能被視為21世紀具有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由于其來源多樣、清潔低碳、靈活高效、應用場景豐富,已被多個國家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部署。
所謂氫冶金,就是在還原冶煉過程中使用氫氣作為還原劑。目前主要有高爐富氫冶煉和氫氣直接還原工藝。我國高爐富氫冶煉的研究與實踐主要是向高爐內注入富氫氣體,如焦爐煤氣、天然氣等;氫氣直接還原工藝主要利用焦爐煤氣開發氫基豎爐直接還原。
由于我國廢鋼和天然氣資源緊缺,長流程工藝在鋼鐵行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但是,要推動我國鋼鐵工業轉型升級,就必須對鋼鐵工藝進行再造。
我國鋼鐵企業氫冶金的進展與成就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新能源,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近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將氫能和燃料電池的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加氫站是支撐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數量和普及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進程。
根據H2stations.org的報告,從2015年到2020年,全球加氫站數量增加了191%。歐洲國家建設的加氫站情況是:德國100座、法國34座;亞洲國家加氫站建設日本142座、韓國60座、中國69座、其他國家4座;北美的美國建有加氫站49座、北美其他國家26座;其他地區已建成13座加氫站。截至2020年底,統計發現亞洲、歐洲和北美是車用氫能源增長最快的地區。目前在建的加氫站中,歐洲占36%,亞洲占49%,北美占14%。全球加氫站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各國在加氫站建設形式、制氫和儲氫過程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根據建設形式不同,加氫站主要有固定式、撬裝式和移動式三種;根據氫氣來源的不同,包括外部加氫站和站內加氫站;根據儲氫狀況,包括高壓加氫站和液氫加氫站;根據制氫方式不同,加氫站包括電解水加氫站、工業副產加氫站、天然氣重整加氫站等。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漸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為促進國內氫能產業實現規范、有序、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今天公開發布了第一個《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也是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第一個頂層設計,提出了氫能發展的具體目標。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有能源形式的有益補充。發展的重點是可再生能源制氫,通常被稱為綠氫。如何促進上下游綠氫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