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新聞
塑料垃圾一直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但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找到了成功將塑料垃圾轉化為氫燃料的方法。這不僅有望解決未來燃料短缺的問題,也將塑料垃圾變成意想不到的寶藏。
近日,《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發布。氫能定位的確認被外界敏銳地捕捉到——“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使氫能成為一種“必選項”。
同樣令人興奮的是一個新市場的開啟:根據規劃,到2025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將達到5萬輛左右,可再生能源制氫產量將達到10-20萬噸/年。
浙江臺州:加大對儲能/氫能/CCUS等領域支持,提高新能源等基礎研究水平
4月11日,臺州市財政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臺州市財稅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實施意見》意見的通知。通知中提出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強化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大對可再生能源、儲能、氫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生態碳匯等領域支持,提高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基礎研究水平。
3月28日10時58分,一輛179千克燃料電池用氫氣的特種專用長管罐車緩緩駛離齊魯石化廠區,標志著齊魯石化燃料電池氫氣正式出廠,為氫能源汽車提供優質清潔燃料,實現氫氣從自用到外供的歷史性跨越,助力淄博市建設國家氫能生產應用標桿城市,助力中石化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
浙江高成綠能科技有限公司為浙江正泰新能源設計開發的燃料電池氫儲能電站項目近期已經正式實施,即將交付全套設備。其中,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套可以與光伏發電DC/市電AC兼容關聯的5立方堿式電解水制氫及附屬設備。該系統與項目內的其他氫能系統經過模塊化設計,共同集成于一套標準集裝箱式柜體中。
陽光氫能攜手正能集團:打造鄂爾多斯首個氫能源制儲用一體化項目
3月31日,陽光氫能與正能集團舉行合作協議“云簽約”儀式,深化“綠電+綠氫”領域合作,共同打造“內蒙古圣圓正能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正能集團副董事長李玉廣、常務副總田彥文、圣圓伊政新能源總經理王馨、正能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嵐田等領導,陽光電源副總裁兼氫能事業部總裁程程、氫能事業部營銷總經理方偉等領導出席“云簽約”儀式。
4月21日,長安汽車今天發布了長安深藍C385,新車分為純電、增程和氫電三個版本。氫電版是中國第一款量產氫電車型,續航里程700公里以上,饋電氫耗低于0.65公斤/100公里,可實現3分鐘超快補能。
《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隆重發布
4月21日上午10點,《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新聞發布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新聞發布廳召開。會上宣布,《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氫能三年行動計劃》)已經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發。
2021年,56歲的陳維榮一直忙于技術研發、與企業溝通、與政府溝通、對接各種創新資源。同時,考慮到大功率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研究和應用的最新進程。
他是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擔任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然而,他現在有了一個額外的頭銜,學校批準的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2021年,第一臺國產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下線,標志著中國氫能利用技術的關鍵突破。該車采用的軌道交通大功率燃料電池發電系統來自榮創新能。
西南院供榆林化學特大型PSA制氫裝置中交,產氫量44萬Nm3/h
近日,由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南院”)EP總包的陜煤集團榆林化學公司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項目180萬噸/年乙二醇工程配套的大型PSA制氫裝置在全廠裝置中率先中交。
能源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基礎,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領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省上打造隴東能源化工基地的新定位及市第五次黨代會安排部署,我們圍繞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緊密銜接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我市“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立足市情實際,編制形成了《規劃》。經過多次調研討論、內部評審、意見征詢,通過甘肅省經濟研究院組織的專家組評審,經合法性審查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正式印發。
近年來,郫都區圍繞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發展,在氫能產業示范應用方面實現了多個第一:全省第一座撬裝式加氫站投運;全省第一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示范運行;西部第一條氫燃料電池生產線建成投產;西部第一批氫燃料電池客車;中國第一座集加氫加油綜合能源站。
國外新聞
Total Eren4月14日在大規模氫能項目上取得了重大進展,該項目位于智利南部麥哲倫地區的San Gregorio鎮,風力裝機容量為10GW,電解裝機容量為8GW。
2021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總銷量超過1.7萬輛,現代全球市場份額連續三年居首
2月8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了2021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FCEV)市場份額的相關信息。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注冊FCEV總銷量超過1.7萬輛,同比增長83.0%。
其中,2021年,現代汽車以53.5%的市場份額(9300輛)排名第一,并連續三年穩居首位。但2021年,雖然現代汽車銷量較2020年(6500輛)增長41.9%,但市場份額從69%降至53.3%。
自2021年4月豐田將第一名“交給”現代以來,其與現代的年度累計差距不斷擴大,最終以34.2%的市場份額(5900輛)排名第二。中國福田(2.1%)和本田(1.7%)分列其后。
西門子能源公司3月31日宣布,計劃在德國柏林的一個新工廠開始氫電解器的工業規模生產。
該設施將實現電解槽的工業規模制造,本質上能夠為全球各種項目制造綠色氫氣。
作為€20億歐元-€30億歐元(合22億至33億美元)投資的一部分,EDF集團希望到2030年在全球開發3GW的電解氫項目。
這家跨國電力公用事業公司周三4月13日發布了其氫氣計劃,確認了這一雄心,該計劃概述了其成為歐洲氫氣生產領導者之一的目標。
行業知識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新能源,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近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將氫能和燃料電池的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加氫站是支撐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數量和普及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進程。
科爾尼發布氫能產業白皮書:建議未來十年內重點關注五大細分領域
未來十年內,科爾尼建議氫能產業鏈重點關注綠氫制合成氨、綠氫制甲醇、商用燃料電池車、直接還原鐵煉鋼和高等級供熱等5大細分領域。當然了,其它領域也有望在中長期迎來爆發式增長。
展覽會議
直播預熱|氫啟未來網將于4月28日線上召開《西部氫能發展研討會》
原定于2022年4月27日至29日在四川成都舉辦的中國(西部)氫能產業大會線下活動擇期舉行,為了繼續促進西部地區氫能全產業鏈深度業務交流和投資合作,在綜合多方合作者建議后,決定于4月28日舉辦氫能大咖分享匯——西部氫能發展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