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15日,2020高工氫電產業峰會(上海)在上海虹橋西郊莊園麗笙大酒店皇家宴會廳盛大舉辦。來自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超500位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圍繞先進產品技術國產化進展、產業發展新局面與新機會及企業的戰略思考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
在本次峰會上,雄韜氫雄總裁熊云博士發表了“洞見氫能,建設氫電未來”的精彩演講。他分析了全球燃料電池發展現狀及政策差異,并對氫能發展路線做出了展望。
會議伊始,熊云說:“氫能的發展愿景是替代化石能源,為什么能替代呢?并非氫能一定比化石能源便宜,就目前來看價格還是未知數,而是因為氫能更環保、效率提升空間更高,同時是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能源。”
發展氫能信心是堅定的,但氫能目前的應用現狀不是特別樂觀,是政策問題還是技術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如何走的更快一點更穩一點?
事實上,對比全球氫能發展政策,各國扶持力度都較大,目前各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進程已有突破:
日本:國家發展戰略,政策支持乘用車為主的商業模式;
美國:長期研發投入,涉及產業鏈全、租賃與購置補貼;
歐洲:注重基礎設施建設,遠期規劃宏大,推廣效果顯著;
韓國:政策支持補貼力度大,大力發展汽車與發電;
中國:商用車帶動起步,乘用車奠定未來。
不過,由于整個產業處于發展前期,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存在很大挑戰。對于整車企業而言,挑戰主要體現在:1、可靠性,零部件及系統仍需提高;2、小型化、輕量化,體積和重量依然是挑戰;3、批量化,零部件及供應商批量能力限制。
對于終端用戶而言,挑戰主要體現在:1、加氫站數量和距離限制;2、成本核算,購置、燃料、維保等成本昂貴;3、安全性,氫氣安全性的普及低。
在會議上,熊云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未來展望:
在熊云看來,憑借大功率、長壽命、高續航的特點,燃料電池發動機將優先替代重載柴油機。燃料電池替換了重污染的柴油機,那么它的應用領域不會局限于卡車,包括工程機械、碼頭、航運都有很好的應用前景。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大,可以促進成本的下降,再來攻克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問題是有希望的。
雄韜股份自2014年開始布局燃料電池產業,先后設立了深圳氫雄、武漢雄韜氫雄、大同氫雄云鼎、廣州雄韜氫恒等,并分別建有系統和電堆自動化產線,具備大批量產品交付能力;在配套供氫基建方面,在武漢、大同兩地分別投資建設了武漢雄眾加氫站和大同經雄制氫加氫一體站,先后于2019年3月、4月投入使用。
公司自主研發的48-125kW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38-75kW燃料電池電堆,各項性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已實現在公交車、物流車、環衛車、重卡等多種車型上的應用;同時正開發用于船舶以及發電領域的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推動國產燃料電池向全功率技術邁進;提供燃料電池汽車系統設計、車用加氫站建設和運維、燃料電池車隊運營規劃、燃料電池汽車數據監控與數據分析、數字化的運維服務系統、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統等多維度服務。
“我們希望通過良好的品質,優質的服務,給氫能產業做一個很好的典范。”熊云說,氫能產業是萬億級的市場,我們將深耕氫能產業,拓展氫能應用領域,幫助當地氫能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