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1 氫.工業
近日,國內首套120kW級氫氣催化燃燒供熱有機液體加氫裝置完成安裝調試,實現與燃料電池系統匹配,標志著燃料電池儲氫技術領域的突破,進一步確立了有機液體儲氫應用研究的領先地位。本次研發的有機液體供氫裝置原型主要根據初步研究成果進行工藝和結構優化設計,裝置體積和重量大大降低,性能和技術成熟度進一步提高。自成立以來,712所取得了270多項科技成果。
2022-02-20 氫.電池
以氫為能源載體的汽車方面,氫車頂板可能成為關鍵突破點。據外國媒體報道,在比利時SolHyd研究項目 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太陽能直接從空氣中的水中提取氫氣。研究人員希望證明,這也是一項適用于干旱地區的技術。該項目已超過實驗室階段,下一步是開發氫電池板的工業生產線。研究人員認為,當大規模生產時,電池板的價格可能會迅速下降,達到商業水平。
2022-02-19 氫.工業
隨著世界轉向為移動市場提供氫解決方案,雅馬哈透露了開發V8高性能氫發動機的計劃,以支持碳中和目標。受豐田汽車公司委托,該合作伙伴將尋求開發一種5升氫內燃機,然后可以在日本的多種車輛上使用。這是日本氫產業的一個充滿希望的舉措,該國旨在推進其氫技術,支持政府制定的凈零排放目標。
2022-02-18 氫.工業
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各汽車制造商都減少了大排量發動機的開發。V12發動機正在消失。擁有12個氣缸太耗油了,現在任何混合動力都可以超過過去的12缸發動機。豐田和雅馬哈推出了新的八缸發動機。豐田和雅馬哈沒有透露使用八缸氫發動機的具體計劃。與此同時,豐田、雅馬哈、川崎重工、斯巴魯、馬自達等日本公司宣布將共同開發可連續使用內燃機的替代燃料。
2022-02-18 氫.組織
據該公司稱,通過卡口反應器的再循環合成氣將合成氣中的熱量傳遞給進入反應器的較冷的反應氣體,貢獻了制氫所需熱量的15%-20%。結果,該方法導致對爐子及其燃料的需求和費用的相應減少。該公司還希望在氫氣市場進一步商業化之前,在2022年測試該反應器的商業版本。
2022-02-17 氫.組織
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首次在世界范圍內采用氫氣微火方案。專門制作的“手持火炬”是主火炬。為確保冬奧會和殘奧會期間火炬安全穩定燃燒,中石化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組織專家對北京冬奧會火炬高壓供氫系統進行風險分析,如火炬工藝、儲供氫工藝、燃爆風險等,提出了風險控制措施和相關建議。
2022-02-17 氫.儲運
德國電力公司RWE已與NeptuneEnergy簽署協議,在荷蘭北海開發一個綠色氫示范項目,目標是300到500兆瓦的電解槽容量。這些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H2opzee項目將分兩個階段開發。第一個將集中于可行性研究,第二個將集中于實施。兩家公司表示,H2opZee將利用海上風能生產綠色氫氣,現有管道將氫氣輸送到岸上。利用現有基礎設施運輸氫氣的概念并不新鮮。
2022-02-17 氫.院校
汽車、氫氣生產和燃料分銷行業將受益于一種新的人工智能軟件學習工具,該工具將收集與氫氣使用相關的用戶和供應商信息,以指導重大投資。FirstHydrogen和劍橋大學昨天表示,他們已經簽署了一項為期五年的軟件開發協議,該軟件也將成為FirstHydrogen的額外收入來源,并幫助該公司開發自己的技術和基礎設施。
2022-02-15 氫.工業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最新論文中描述了他們發明的一種新催化劑,可以通過增加化學反應中長鏈碳氫化合物的產量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有用的化學物質,如丙烷、丁烷或其他碳氫化合物燃料。在同等條件下,新催化劑產生的丁烷是標準催化劑在最大壓力下產生最長碳氫化合物的1000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能成為構成化石燃料的長鏈碳氫化合物嗎?
2022-02-15 氫.工業
2月13日,由福大紫金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3千瓦氨-氫燃料電池發電站正式交付給中國鐵塔龍巖分公司。該發電裝置為中國鐵塔位于龍巖曹溪鎮的經常性離網基站提供持續不間斷的電力保障,目前發電成功且運行穩定。氨-氫燃料電池發電站是福大紫金設計制造的一套以氨為燃料的清潔無碳發電成套裝置。福大紫金是由紫金礦業、福州大學和三聚環保共同投資成立的新能源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