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燃料電池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燃料電池技術的更新,檢測設備市場的需求明顯增加。因此,燃料電池測試設備的市場已經顯著擴大,為相關公司打開了一個“自由競爭”的局面,并顯示出幾個顯著的特點。
國產品牌占了上風?
隨著燃料電池行業的加速發展,燃料電池測試市場正在釋放巨大的商機。
“今年上半年,我們銷售的測試設備幾乎與去年全年一樣多。”考威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1年上半年,科威爾先后完成國紅氫能、浙江豐源、宇通客車、中國汽運中心、大興氫能實驗室等客戶的交付。第三季度,偉世能源、中通客車、山東美坤、青島格爾信德等多家企業的訂單交付將陸續完成。
可見,國內燃油電檢測設備市場正迎來一個發展拐點。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已有20多家燃料電池檢測設備企業。
回顧整個國內燃料電池檢測設備市場,“搶”蛋糕的企業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國內自主品牌企業,其中有在檢測設備領域深耕多年并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企業;在反應堆產品的研發、驗證、系統測試等方面積累了經驗的燃料電池企業,以及正在進軍產業市場的新能源企業。
第二類是國外檢測設備品牌,代表企業如綠光、福爾康、AVL等。這樣的企業一旦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產品技術具有一定的優勢。
兩股勢力“較量”,哪一方占上風?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檢測設備市場70%以上的份額由群誼能源、科威爾、大連瑞格等國內企業占據。綠光(Greenlight)等外國品牌僅占約30%的市場份額。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如下:一是經過多年的經驗和培訓,國內檢測設備的技術成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能夠滿足燃料電池客戶的需求;第二,國內燃料電池反應器/系統廠家普遍處于創業初期,普遍存在資金壓力。在購買檢測設備時,傾向于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國產檢測設備品牌;第三,國外檢測設備品牌的交貨期相對較長,尤其是Greenlight,客戶需要排隊下單。國內燃料電池企業迫切需要推出產品搶占市場,不能等太久。
企業檢測范圍的“下沉”
燃料電池測試設備企業一般提供四種類型的產品,最常見的是燃料電池發動機測試系統;二是燃料電池堆測試系統;三是燃料電池組件、材料測試設備;四是車載儲氫系統試驗設備。隨著國內燃料電池檢測設備品牌的快速發展,檢測設備細分市場也呈現出兩個顯著特征:
首先,企業的檢測設備覆蓋的功率范圍比以前更廣,特別是滿足了大功率燃料電池的檢測要求。
考威爾說,今年,大功率燃料電池反應堆測試設備占該公司全部氫業務的60%以上。汝芝新能源反應堆試驗臺從啟動時的40kW升級到150kW以上;中基水創先后研制了100W~200kW反應器試驗臺、20kW~200kW系統試驗臺等設備。群益能源已完成200kW級反應堆試驗臺的開發。
第二,燃料電池材料和關鍵部件的驗證是整個行業商業化面臨的瓶頸之一,一些最初專注于反應堆/系統測試的設備公司正在積極“下沉”。如群益能源將于今年年底對3款新產品進行材料的驗證和開發;科威爾還確認,今年下半年將推出材料測試設備產品。
總體而言,越來越多的檢測設備企業能夠提供更詳細的檢測解決方案,幫助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業實現產品的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