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彭震偉與校友、明天氫能公司董事長王朝云日前共同為“同濟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標志著明天氫能同濟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正式成立。金安區委常委、副區長(掛)、同濟大學新生院黨委書記、分黨校校長(兼)陳城等領導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活動。
同濟大學一直致力于構建新型的校企校地合作交流平臺,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水平和服務社會的能力,促進學校、企業和地方的共贏發展。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是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的策源地、高層次汽車人才的培養高地。前不久,同濟大學牽頭申報的“國家能源氫動力重點實驗室”入選國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賽馬爭先”創新平臺名單,未來將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推進科研成果轉化,以自主創新驅動我國氫能實現產業引領。
彭震偉書記表示,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是多維度校地合作模式探索的重要形式,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明天氫能公司建設同濟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組織汽車學科學生赴企業開展實踐工作,是校地、校企在服務國家戰略、行業發展、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的積極嘗試。相信通過多方協同、資源匯聚、機制創新,實踐基地也將充分發揮好推動“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的作用。希望同學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實踐平臺,在實踐鍛煉中掌握張口能說、提筆能寫、邁腿能勤、迎難能上、遇事能謀、干事能成的綜合素質,在今后成長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杰出人才。
同時,校友作為同濟大學最寶貴的財富,是全過程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也是學校永遠的牽掛。1979年9月,年僅16歲的王朝云考入同濟大學熱能動力機械專業,作為同濟大學學生,他始終銘記“同舟共濟”的校訓精神,畢業后在我國汽車及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殫精竭慮兢兢業業,奮力推動行業向前。同濟大學向明天氫能公司授予“同濟汽車創業者聯盟成員單位”證書。聯盟的建設將搭建起校友之間、校友與學校之間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平臺,助推創新創業校友發展。
明天氫能公司成立6年來,在燃料電池系統控制技術、產業化能力建設與規劃、重大技術專項課題攻關等方面始終與同濟大學保持緊密的合作交流關系,并取得豐碩的重要成果。在未來發展中,該公司將持續強化同濟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平臺建設與人才培養,履行同濟汽車創業者聯盟成員單位責任,用更加優異的業績向同濟大學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