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冬奧會是第一個真正實現‘綠色奧運’的冬奧會,促進了氫燃料電池車輛的示范應用。”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大連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胡軍帶來了《關于總結冬奧示范應用經驗進一步推動氫能發展的提案》。
會議推薦:零碳世界、氫啟未來:2022中國(西部)氫能產業大會
胡軍表示,約1000輛氫能汽車承擔了北京冬奧會場館之間的主要運輸任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成為綠色冬奧的一抹亮色。北京冬奧會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成功運營證明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寒冷北方推廣應用的可行性,也反映了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北方實現“雙碳”目標的可行技術路線。
“然而,目前我國氫能源電池汽車推廣區域布局不均衡,對原基礎良好、技術領先的城市支持不足,需要加強示范城市群目標管理和運營指導的協調力度。”胡軍表示,為了避免一些地方急功近利,出現一哄而上、各自為戰、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甚至出現地方保護等傾向。同時,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基礎薄弱,儲氫、供氫、加氫、運氫系統技術成熟度不足,缺乏安全管理經驗,快速大規模推廣可能帶來可預見但不易解決的安全風險,防止快速搶占市場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
胡軍建議,在北京冬奧會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示范的基礎上,對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寒冷地區的應用進行更多的技術創新和應用示范,確保各地區“雙碳”目標及時均衡達標。“禁止示范城市群整車廠為降低成本對關鍵材料零部件采取低價中標策略,以確保零部件的質量水平,提高示范車輛的安全性。”胡軍認為,氫能產業示范城市群應合理布局,避免隨著示范城市群的擴大,出現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的惡性競爭。同時,建立對示范城市群以外的地區、城市及企業產品創新、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安全管理、技術服務等創新獎勵機制。
此外,胡軍還建議重點關注產業鏈薄弱環節和安全難點,提供準確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快解決氫能源發展中涉及安全的痛點、難點問題,促進氫能產業的健康發展。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