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2022年全國兩會正在召開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與會代表討論了中國低碳轉型的道路。全國人大代表、寶泰隆董事長焦云提出了《實施差別化鼓勵性政策,助推東北地區氫能體系構建》的議案,提出了有效利用風光等新型能源,助力高耗能產業低碳發展的建議。
會議推薦:零碳世界、氫啟未來:2022中國(西部)氫能產業大會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產業鏈的制造大國,但仍是發展中國家、仍處于發展階段的事實不可否認。”焦云表示,這主要反映在中國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長模式尚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以鋰電負極材料、電解鋁等高耗能行業為例,對完善全產業體系、穩定市場供給、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是國民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綠色低碳發展的大環境下,如何高質量發展高耗能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核心問題。
焦云指出,中國地域遼闊,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且分布廣泛,總量足以滿足中國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風能、太陽能發電及利用的技術已成熟穩定、科學高效發展,采用自用、余電上網的方式,根據當地情況與高能耗行業相結合,擺脫對傳統能源供電的依賴,同時發展電解水綠氫,與高耗能行業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和制甲醇、乙醇等基本化工原料,進一步開發甲醇及其下游醋酸、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等化學品,形成高質量、高效、清潔的循環產業鏈條,從根本上改變對傳統能源需求的依賴,也將助力高耗能行業進一步實現碳中和,有效促進制造業向高質量、高效率、低碳式發展。
“但高耗能產業實現低碳、循環發展的過程中,將有較大的資金投入且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多數企業皆在籌劃之中。”在這方面,焦云建議國家自發自用、高峰補電、低谷受電,以“東數西算”為導向推動科學智能化管理,不影響國網正常運行的模式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高耗能企業給予減免“過網費”的政策支持,將大大降低高耗能產業低碳式的負擔,也將進一步促進高耗能行業的高效、可持續發展。
焦云作為東北地區現代新型煤化工企業的掌舵人,對當地能源產業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指出,中國東北氫能產業發展基礎良好,不僅許多煤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豐富的工業副產氫,而且東北地區優越的風、光資源已成為電解水制氫的最大優勢,特別是東北地區每年長達半年的寒冬非常適合氫能車輛的推廣應用。對于東北地區,氫能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還可以引領和推動裝備制造、鋼鐵化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對推動東北地區能源結構調整、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振興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時,焦云還指出,雖然東北地區具有發展氫能產業的先天優勢,但氫能產業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國內其他地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雖然擁有氫源,但氫能產業鏈各環節的高新技術企業,如裝備、材料、工藝、電池等領域基本空白,氫提純、氫儲運、氫加注、氫應用、煤化工、油化工等全方位產業鏈的“碳中和”生態尚未建立;二是氫能生態尚未形成,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氫能源車輛示范應用推廣進程緩慢。基于東北地區新能源現狀,他認為要充分發揮當地氫源和氫能汽車應用的兩大區域優勢,通過加快氫能汽車推廣、氫能中和二氧化碳,配合加氫站建設,逐步構建上游制氫、儲氫、加氫產業鏈,進而聚集相關產業鏈資源,推動東北地區氫能生態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和能源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產業清潔和高質量發展。
根據2020年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明確未來四年將采取獎勵而不是補貼的方式,按照氫燃料產業發展目標的完成給予獎勵,以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補貼政策終結。
焦云強調,由于東北氫能產業基礎薄弱,很難納入示范城市群,可能無法獲得獎勵。但東北地區由于極寒不利于電動汽車的推廣,東北地區本質上很難享受到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財政補貼政策。為進一步加快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焦云在議案中提出,根據東北地區的特殊情況,建議國家對東北地區氫燃料汽車特別是重型卡車、物流運輸車輛的推廣給予特殊補貼,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同時,建議央行對東北地區優質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貸款優先給予再貸款支持或給予更多的額度分配,在貸款限制、貸款審批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此外,建議國家對東北地區加氫站建設給予特殊補貼,加快東北地區氫能基礎設施的落地。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