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約1200名火炬手傳遞的北京冬奧會火炬點燃了國家體育場的主火炬。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冬奧會歷史上首次零碳排放的高壓儲氫火炬。
北京冬奧會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實現“碳中和”的奧運會。除了主火炬外,北京冬奧會作為一個清潔能源秀,還實現了世界上第一次大規模氫能汽車示范投入,氫能的應用再次迎來了一個亮點。
目前,全球能源行業正在經歷低碳化、無碳化、低污染的第三次能源革命,氫能將成為第三次能源改革的重要媒介。可以說,氫能的發展是全球的趨勢。
許多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冬奧會的東風,國內氫能產業的發展浪潮有望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氫能點亮冬奧會
火炬是每屆冬奧會的名片,展現了主辦城市的性格。
除了獨特的設計風格外,北京冬奧會火炬首次采用綠色環保、燃燒性好的氫氣作為燃料,是世界上第一套高壓儲氫火炬,實現了冬奧會歷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真正將奧林匹克精神與“綠色”和“環保”相結合。
氫能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具有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特點,是未來世界能源結構的核心。
氫能在火炬上的應用就像一個縮影。氫能在幫助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依靠綠色奧運的概念,氫能深入融入了冬奧會的各個方面。
根據北京冬奧會組委會發布的數據,北京冬奧會將示范運營1000多輛氫能汽車,配備30多座加氫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豐田、北汽集團、宇通、福田等汽車公司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參加冬奧會。
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北京冬奧會的大規模應用已成為中國大力支持氫能汽車的標志性事件。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從長壽命、大運力商用車逐步走向民用。
據北京公交集團消息,冬奧會保障任務結束后,部分氫能車輛將投入北京市延慶區公交日常運營。
守正創新勇擔當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北京冬奧會的示范應用將增強企業和地方政府對氫能應用的信心,氫能的利用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截至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出臺了氫能相關政策規劃,明確了氫能未來的發展目標。
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在2030年碳達峰的情況下,氫能在中國終端能源系統中的比重將從2019年的2.7%提高到6%,相應的年氫氣需求將從2020年的3342萬噸增長到2030年的3715萬噸和2060年的1.3億噸,年均增長率約為3.5%。
氫能產業的發展浪潮再次席卷而來。一些企業已經率先布局,保持正確和創新,在氫能應用的道路上勇敢地前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好成績。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達興業)是優秀的代表之一。
鴻達興業是中國第一家開展液氫生產、儲運聯動業務的公司,也是中國領先的國際主要氫能供應商。
氯堿制氫被認為是燃料電池氫源的最佳解決方案。鴻達興業在制氫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生產的氫氣成本低、純度高,不含硫、重金屬等物質,純度可達99.999%,完全符合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國家標準。
儲運氫技術是行業發展中的一個難題。與高壓儲運相比,液氫儲運具有運輸成本低、運輸距離長的優點,更適合大規模部署。鴻達興業投資建設中國首座民用液氫工廠,不僅打破了氫氣液化領域的高技術壁壘,而且填補了國內民用液氫生產的空白。
氫儲存環節的容量決定了氫儲存系統可持續的“充電”或“放電”時間,因此氫儲存瓶的體積和壓力的設計也非常精致。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開發低成本、高性能的稀土儲氫材料,與其他儲氫方法相比,稀土固態儲氫體積大于容量、成本低、安全方便,在燃料電池汽車中具有明顯的優勢。現階段實現了小型電動汽車、叉車等場景應用,未來將實現分布式發電等儲能應用。
“氫能產業的明顯特點是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發展。因此,未來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技術的研發將是該行業大規模應用的關鍵因素。鴻達興業將繼續加大對這些方面的投入,盡快取得技術突破。”鴻達興業董事長周奕豐說。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