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起,新能源汽車迎來新一輪增長,特別是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良好。
同時,華培動力作為一家專注于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先進制造企業,也是全球渦輪增壓及排放系統關鍵部件的專業供應商之一。公司主營渦輪增壓器關鍵部件、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為放氣閥組件、渦輪殼和中間殼及其他零部件等。
現在,新能源汽車大勢已經形成,作為以燃油車零部件為主的華培動力公司又該怎么做呢?
12月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 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2021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在廣州啟幕。
在此期間,華培動力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懷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轉型氫燃料電池空、冷系統
21世紀:如何看待汽行業的新能源轉型?
吳懷磊:傳統燃料汽車的技術開發已經達到了極致。在2000年以后,中國汽車工業才開始真正發展起來,從2000年的年產200多萬輛到2017年超過2800萬輛,然而傳統燃油汽車的核心技術比如燃油噴射系統,以及渦輪增壓系統等被全球為數不多的各個領域的寡頭壟斷,使得中國傳統燃油汽車技術“空心化”,中國是全球第一汽車大國,但不是汽車強國。
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從而讓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中國汽車企業,包括整車廠家以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如電機、電控等關鍵核心零部件生產商,與跨國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具有了同臺競爭的機會。
21世紀:新能源轉型的大潮下,企業的發展規劃是什么?還有什么優點和缺點呢?
吳懷磊:圍繞“積極擁抱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的戰略發展方向,在新能源布局方面,公司選定了氫燃料電池領域,包括氫氣系統、空氣系統和冷卻系統;具體產品覆蓋從傳感器到執行器到控制器等核心產品。
2020年底,公司收購無錫盛邁克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以盛邁克為起點,拓展公司智能傳感業務,目前公司已進入博世供應鏈體系并開始供貨;同時,公司在氫氣電池領域與博世公司合作,在氫氣電池領域展開智能傳感器業務。制冷系統壓力、溫度傳感器、氫氣系統壓力和氫氣泄漏傳感器等新能源傳感器領域同步開發,為迎接氫燃料電池的廣闊市場做了充分準備。
更有甚者,公司還開始在線控式底盤上控制高壓傳感器的開發,從而將公司的壓力傳感器生產線向高壓延伸。
燃料車和新能源汽車并沒有完全割裂,部分技術是可以通用或繼續采用的,華培動力與控股股東共同投資設立華溪新能源,依靠原渦輪增壓器材料、空氣動力學、轉子動力學技術,并以此為基礎,開發出氫能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總成產品,包括高速電機、電子控制,氣浮軸承等完全自主開發,經過嚴格的試驗和驗證,即將投入批量生產。
依靠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的發展建立在電機電氣控制核心技術上,使得后續同類系統或組件產品如氫系統、冷卻系統等也能孵化出來。
氫氣燃料電池的發展將大大加快。
21世紀: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雙碳”戰略的推進,是否會對傳統行業如增壓器產生沖擊?
吳懷磊:可以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在各國排放標準不斷趨嚴的背景下,為滿足更為嚴苛的排放標準,越來越多的傳統燃油車企放棄自然吸氣發動機,轉而選擇更為高效、節能的渦輪增壓器來提高燃油的燃燒效率、達到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消耗,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同時,渦輪增壓器作為提升車輛動力性能的有效手段,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據霍尼韋爾發布的《全球渦輪增壓市場預測》,渦輪增壓器的滲透率自2015年以來呈快速上升態勢,并且未來滲透率仍然將進一步提升。
過去幾年,公司傳統業務也保持增長趨勢。另一方面,在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對碳排放的要求日趨嚴格;“雙碳”目標要求降低傳統能源消耗強度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入。因此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裝配渦輪增壓器汽車的市場需求,從而對渦輪增壓器市場造成一定影響。
公司以“創新驅動未來”為愿景,積極擁抱汽車智能化的浪潮,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推動公司的產業和技術升級,在“從零部件的生產到系統集成”、“從以生產制造為主到以研發設計為主”、“從傳統能源到新能源”的戰略方向上不斷的前進。
21世紀:氫燃料電池的發展何時會大幅提速?與鋰電動力電池二者是否矛盾?如何看待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選擇?
吳懷磊:二者并非“有你沒我”的關系。氫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很高,低溫起動性能很好,而且安全,排放出來的是水,對環境絕對親和無污染。
目前主要問題是氫燃料電池的產業鏈還不完整,氫的制備以及儲運成本過高,因此導致氫燃料電池使用成本過高;同時由于當前氫能源的規模很小,規模效應沒起來,導致整個產業上零部件的成本很高。
但是,從今年開始,全球各個國家氫能源產業政策以及路線圖的推出,尤其是中國以及各地方政府對氫能源產業扶持政策的落地,極大的推動了產業的發展。參照鋰電池的發展節奏來看,今年可以看作是氫燃料電池的發展“元年”。
至于未來的市場格局,將會是氫燃料電池與其他電池共存的狀態,并可能出現氫燃料電池與鋰電池互相搭配組合的狀態。原因是,消費趨勢要求未來的汽車需要兼具經濟性、安全性、環保性。而從目前供給情況來看,鋰電池、氫燃料電池都存在短板,將二者組合則可以起到取長補短的效果。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