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北京、河北等地相繼出臺了氫能產業“十四五”規劃和方案,布局氫能產業。近日,河北保定百輛氫能重卡上線,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新華網河北頻道專訪百輛氫能重卡項目相關負責人及行業權威專家,推出“前沿科技·氫能已來”系列專訪,為您展示氫能的應用與未來,第二期邀請了中國氫能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同濟大學教授余卓平。
新華網:對于氫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實,國家在不斷加快推動氫能產業發展。那么,我們大力發展氫能有何重要意義?
余卓平:保護生態環境,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我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也是一個能源短缺的國家,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直接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過去100年來,全球碳排放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為了遏制環境的持續惡化,許多國家和地區出臺了碳排放政策,全球碳中和成為大勢所趨。
氫能具有可再生、清潔無污染、儲運方便、利用率高的特點。我國力爭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力爭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因此,發展氫能產業是加快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選擇,無論是對我國積極應對全球變暖、保護地球環境,還是加快我國能源轉型、保障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網:氫燃料電池車是目前氫能應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很多科研院所和企業都在加快研究。在這一領域要實現國際領先,您覺得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哪些問題?
余卓平:政策扶持與技術攻關 逐步破解發展障礙
如今,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已開始呈現高質量發展勢頭,但仍面臨著國家氫能產業頂層設計缺乏清晰、相關扶持政策不足、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和組件國產化率低等問題,以及低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和組件,電池汽車的生產成本、氫氣價格高、可再生能源氫氣比例低是一些實際問題。
可以說,要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國際領先,急需我國科研院所和企業突破技術瓶頸,不斷提升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努力實現國產化、自主化。這樣,就會相應地降低成本。同時,政府還應加強引導和支持,制定國家級氫能頂層設計,完善氫能和燃料電池標準法規,協調破除產業發展壁壘,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
氫能目前率先應用于燃料電池汽車,并已應用于航空等領域。隨著行業的發展,可以預見,未來重卡、公交車、出租車等對續航要求較高的車輛將更多地使用氫能源。同時,不僅是汽車行業,氫能作為一種能源,改變了能源行業的布局,將影響到各行各業。
新華網:不久前,河北保定舉行了百輛氫能重卡的投運儀式,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作為先行探索的城市,保定如何更好地發展氫能產業,您有哪些建議?
余卓平:打造氫能產業集群,實現跨越式發展
據了解,保定已成功進入首批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試點城市。在我看來,保定作為氫能產業的先行探索城市,應該瞄準世界領先水平,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發展的機遇,集中優勢資源,重點培育龍頭企業,連接周邊氫能產業生態,打造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全產業鏈。
同時,依托保定市重點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的資源優勢,以及現有的產業和技術儲備,聯合長城汽車、未勢能源、長安客車等一些創新研發和制造單位,共同開展氫能產業技術攻關和產品開發。此外,還要著力建立健全氫能產業標準規范體系,適度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全面研究產業扶持政策體系。積極開展氫能在公共交通、物流、環衛、乘用車等領域的示范應用,讓人們看到氫能的好處。
通過培育引導,保定將逐步形成集研發、裝備制造、示范運營、配套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集群,實現氫能產業跨越式發展,打造京津冀氫能產業高地。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