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以“創新·生態·共贏”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于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盛大開幕,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齊志剛博士受邀出席并做主題報告。
齊志剛報告中提出,在全球面臨能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下,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全球關注的重點。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氫能也是備受關注,是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的有力舉措,2022年3月國家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對氫能的重要性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對氫能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目前20多個省級、約70個地市及以下級政府出臺了氫能發展規劃,約二分之一的央企已布局氫能板塊。
齊志剛介紹到,燃料電池分為堿性(AFC)、熔融碳酸鹽(MCFC)、磷酸(PAFC)、質子交換膜(PEMFC)和固體氧化物(SOFC)五類。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應用范圍最廣,成熟度最高,成本下降幅度最大,它的設計水平、工藝技術和制造能力有長足進步,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已基本實現國產化,一些性能指標達到甚至超過國際先進水平;綜合性能已接近市場需求,示范應用主要集中在商用車領域,近期固定式發電也有了一定的熱度。
他還介紹到,截止2023年10月底,我國建成加氫站351座,燃料電池汽車累積銷量達1.8萬輛,但根據五大城市群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目標,第一年(2022年)推廣任務完成情況并不理想,平均僅為43%。隨著燃料電池技術的進一步提升,關鍵材料的全面國產化,從制造端到應用端成本的持續下降,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燃料電池汽車的潛力必然會得到有效釋放。
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身處于京津冀城市群。產品研發端,公司自主研發的超薄金屬極板已研發至第六代,燃料電池堆/模塊功率可達240kW、燃料電池系統功率最高可達200kW,并已成功應用于物流車、公交車、通勤客車、牽引車、工程機械及固定式發電站。在研發成果端,2019年搭載公司自主研發的2kW空冷電堆系統的無人機以不間斷飛行331分鐘的成績大幅刷新了世界記錄,2023年燃料電池堆先后創造了-47℃和-52℃無助冷啟動的世界記錄;同時新研氫能及子公司目前承擔兩項國家級和四項省市級科技項目。
燃料電池行業雖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仍存在很多風險和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組織搭建完善燃料電池配套設施,和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還需要燃料電池上下游企業攜手并肩,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