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下午三時(每周四15:00直播),由氫啟未來網和北京云奇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氫能大咖分享匯——第18期準時開播,本次分享匯邀請到的大咖是樂氫(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慶,他作了主題為“樂氫能源科技助力實現碳中和”的演講。
隨著全球控溫形勢的日益迫切,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進一步明確,氫能作為靈活能源載體的身份,正在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同。與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促進工業與交通領域的深度脫碳,氫所擁有的獨特能力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燃料電池,一種可以使用氫氣和氧氣作為燃料的發電裝置,也正在為人們熟知。無論是在移動應用還是固定式應用中,燃料電池如果使用綠色氫來發電,就能夠實現凈零排放。
而氫能與燃料電池的發展,離不開關鍵材料的研發、應用和高端制造設備的使用。材料與制造技術將決定氫與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質量和發展速度。綠色氫制取、燃料電池電堆的降本增效也迫在眉睫,這就需要通過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與突破、以及產業的規?;l展來達成。
鄧慶介紹,公司的創始人為青野文昭先生,他從事氫能相關產業30年,從氫氣的生成、儲存、輸送,到氫能的應用及商業化,特別在燃料電池領域,有著極其豐富的應用經驗和技術積累。
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燃料電池電堆性能測試設備、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測試設備、水電解電堆制氫性能測試設備、水電解制氫設備、綠氫再生能源系統設備、甲醇重整氫氣設備、真空絕熱設備;燃料電池零部件、整堆、及發動機系統的優化整改方案咨詢服務等。演講中,鄧慶主要對燃料電池電堆性能測試設備、水電解質制氫設備、甲醇重整氫氣設備等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直播提問環節,有網友問到,清潔能源有很多,例如風能、太陽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為什么還要重點發展氫能?
鄧慶總經理介紹:最開始接觸氫能時,我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相信很多業內專家也探討過。其實,從古代的木柴、木炭到煤炭、石油等,人類一直為了找到更好更優質的能源,一直在不斷地探索。不是現有的能源不好,只是各有各的優點。
氫能是對現有能源不足的一個補充。例如,太陽能,只有白天的時候才可以利用;水能、潮汐能需要借助河流落差以及潮汐力等,不好把控;核能技術高、危險系數高等等。發展其他新能源和發展氫能并不矛盾,氫能能夠補充現有能源的不足,它們之間是一個互相補充的關系。
對于中日在氫能發展的技術水平和各自優勢等提問,鄧慶直言,在氫燃料電池技術方面日本起步較早,掌握了很多核心技術,大概領先10年左右時間,但是我國有更多應用場景,市場巨大,政府和企業都十分看重氫能,氫能產業發展非常迅速,相信我國一定能后來居上。
最后,鄧慶表達了對我國氫能產業的期許,希望中國的氫能產業可以盡快發展起來,在接下來的五年、十年可以把日本、歐美的技術應用到國內,利用我們應用場景的優勢掌握主動權。
企業介紹:樂氫(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致力于碳中和、節能減排工程,在氫氣關聯行業積累了30年的經驗,不僅生產氫氣、氫能、燃料電池、水電解制氫、綠氫循環利用相關產品,而且還提供不同應用場景的應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