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8日,濰柴動力在濟南發布了第一款本體熱效率51.09%柴油機和重大氫能科技示范成果。活動期間,山東重工集團向山東港口集團交付了首批中國重汽氫燃料重型牽引車,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了山東“氫進萬家”示范省建設的相關情況。
氫能試點運營成本不斷降低
2021年4月,科技部與山東省簽署框架協議,共同啟動實施“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在山東開展氫能多場景示范應用,加快氫能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打造可推廣、可復制的齊魯氫能產業模式。
“目前,全系列氫燃料動力系統已經開發出來。應用場景從通信固定基站、備用電站到城市公交車、重型卡車、輕型物流車、貨運卡車、氫燃料客船,還包括自主研發的中國重汽黃河氫燃料雪蠟車,真正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徐子春介紹。
據了解介紹,山東省基于高可靠性燃料電池產品,當前山東省內已開展了氫能園區、氫能港口、氫能高速公路等多場景應用示范工作。
徐子春告訴記者,氫能目前正處于示范推廣應用階段,主要瓶頸在于成本環節,“當加氫成本達到每公斤35元時,氫能可以等于柴油的運行成本。”
“現在不同地方的加氫價格有不同的標準,目前山東大部分在50元到60元之間,但這個成本很快就會降低,現在貴是因為用的少,用得少是也是因為貴,但是這個扣要給它解開,這就是我們示范應用的目的。”
據報道,山東省主要使用工業副產氫,示范運營中使用的氫產能主要來自在泰山鋼鐵集團等,提純后成本可降至每公斤22元,成本優勢相當有前景。“加氫站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成本也不一樣。目前泰鋼的氫成本便宜,是因為減少了運輸環節,實施了前廠后店,氫氣提純后直接進入加氫站。未來,我們將現場制氫擴大到其他應用場景。”
“現在,山東濟青高速公路上的加氫站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網絡,濟南市有3座,中途個,淄博服務區有2座、濰坊4座,此外在青島的港口有兩座加氫站多年前已經啟動,進展非常快。”徐子春告訴記者,對于加氫站來說,關鍵是盡可能縮短運輸環節,因為運輸成本主要在距離上。目前,氫儲運一般不超過150公里,越近越便宜。
山東開展多場景氫能應用示范工作
在同一天的活動中,山東重工集團向山東港口集團交付了第一批中國重汽氫燃料重型牽引車,支持濰柴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系統。據了解,原氫燃料電池車主要是港口的示范運營,此次交付,是中國第一批實現商業運營的車型和項目。
中國重汽青年科學家、新能源業務總監劉國慶介紹,新能源汽車充電約需1小時,一般可行駛200公里以內,交付的氫燃料重型牽引車,5分鐘可加滿氫氣,可行駛300公里以上,可解決純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長的痛點,可實現零排放。“氫燃料解決方案是未來重型牽引車的發展方向,目前,它仍然受到整個配套鏈的限制,主要用于相對封閉的場景,未來隨著設施完善,應用場景將會擴大。”
此前,根據科技部與山東省的框架協議中提出,按照“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總體思路和“邊實施、邊攻關、邊驗證、邊示范”的工作思路,在濟南、青島、淄博、濰坊開展氫能生產利用技術多場景示范應用,打造“一條氫能高速、二個氫能港口、三個科普基地、四個氫能園區、五個氫能社區”。
通過近一年的示范,山東建成加氫站22座,推廣燃料電池車輛848輛,開通燃料電池公交線路30余條;出臺29項氫能產業專項政策,制定發布2項氫能產業國家標準,地方標準9項, 2項團體標準。
“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批支持山東“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實施,首個定向項目正式啟動,國家撥款1.5億元、實施周期為4年。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