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1月11日,中國氫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氫能)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在青島簽署了綠色氫能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并同時簽約了“生物質化學鏈氣化技術項目”。
接下來,中國氫能與青島能源所將通過產學研合作,推動該項目進行中試驗證,并實現產業化。預計到2025年底,該項目將實現年產甲醇10萬噸,年產值可達5億元人民幣。
加強航空、船運等交通行業的碳減排是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相關領域大力推廣綠色甲醇等可再生綠色液體燃料是核心要義。
青島能源所的研究員吳晉滬介紹,以秸稈等為代表的生物質原料經過氣化后可以合成綠色液體燃料,這是最接近傳統制造甲醇工藝的技術途徑之一。然而,此前該工藝的應用一直受到生物質氣化技術不成熟的限制,難以推廣。為了解決生物質氣化效率低、焦油量高等瓶頸問題,在國家和省市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吳晉滬率領熱化學轉化研究組經過十余年的科研攻關,研制出了新型的“氧化重整”雙功能載氧催化劑。這項技術在國內外處于領先水平。
為了進一步推動技術實現產業化,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在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山東省科技廳、青島市科技局等項目的支持下,投資超過2000萬元,在平度市建成了年處理生物質量1000噸的中試實驗裝置。目前相關調試已經基本完成,將于春節后開始進行技術的大規模驗證。據估計,該裝置每年可生產1000噸甲醇。在此基礎上,中國氫能將與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合作,進一步開展技術的工業化示范和推廣。中國氫能董事長鄧建清表示,預計到明年底,雙方將在山東建成年產甲醇10萬噸的生產線,年產值可達5億元人民幣,并且甲醇制備過程將實現近零碳排放。這對于青島市氫能與儲能產業的發展以及東方“氫島”的構建將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
中國氫能與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以該項目為起點,雙方還將圍繞國內外綠色氫能產業發展前景、氫能產業鏈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多專業跨學科的“新能源+”產業人才協同培育、化工產業的綠色創新工藝技術融合、綠色氫鏈產品的創新等內容進行優勢互補,推動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