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2022年6月16日《呂梁市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2-2035)》印發,其中指出:
呂梁市氫能產業的發展目標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近期(2022–2025年)試點示范階段、中期(2026–2030年)產業鏈完善階段和遠期(2031–2035年)商業化應用階段。
近期目標(2022-2025):到2025年,積極利用工業副產氫,建成以工業副產氫為主、天然氣制氫等為輔的氫能保障能力和完善的供應網絡;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示范,并圍繞制氫、氫氣瓶及壓縮機、加氫站及加氫設備、動力系統集成、氫能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形成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示范園區。打造華北地區重要的氫能供應基地和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高地,形成相對完整的氫能產業鏈條,氫能產業總產值超過200億元,企業研發經費占銷售額的比重不低于3%;創建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5家,市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超過5家;力爭引進和培育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氫能龍頭企業,培育氫能上市公司3家以上,引進和培育氫能龍頭企業10家以上,氫能相關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突破50家,培育專精特新創新企業不少于10家。
供氫網絡基本形成,多應用場景推廣,初步建成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氫能應用先行城市。氫能供應能力20萬噸/年以上(含高純氫及燃料電池用氫10萬噸/年以上),其中,工業副產氫產能15萬噸/年,天然氣重整制氫產能5萬噸/年。氫能運輸管道示范5條以上,長管拖車500臺以上。在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制造方面,建成具有加氫功能的綜合能源站50座,初步建成面向華北地區的氫能供應基地;氫燃料電池汽車電堆產能達到15000套,氫能動力系統產能達到10000套,形成輻射全國的氫能裝備制造基地。全市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突破5000輛,其中氫燃料公交車、重卡車、物流車占比達到90%以上,打造10條以上氫燃料電池公交示范線,并以工業園區為重點開展氫能重卡車、環衛車、觀光車、叉車、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等試點應用。
中期目標(2026-2030):到2030年,形成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與工業副產氫結合的供氫格局,積極開展“綠色”煤制氫、生物制氫和光解水制氫的技術研發和示范,發展成為氫能產業鏈完備、創新能力強勁、基礎設施完善、應用場景多樣,并具有國內重要影響力的氫能產業發展示范城市。氫能產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企業R&D經費占GDP比重不低于5%;引進和培育氫能龍頭企業20家以上,培育專精特新創新企業不少于20家;氫能供應能力不低于50萬噸/年,其中高純氫不低于25萬噸/年。管道運氫、長管拖車基本滿足區域運輸能力,建成液氫儲運示范點5家以上。力爭建成具有加氫功能的綜合能源站100座,全市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突破3萬輛,打造100條以上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制、儲、運、加、研、用于一體的氫能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遠期目標(2031-2035):到2035年,形成以可再生能源制氫為主,“綠色”煤制氫、生物制氫和太陽光解水制氫多元發展的供氫格局,供氫成本進一步降低,氫能供應網絡全面形成,打造成華北地區重要的氫能供應基地。實現高密度高安全儲氫,完成氫能管網布局。形成氫能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高地,氫能產業成為呂梁市的重要支柱產業,推動呂梁建成中國氫能產業商業化創新發展引領區。氫能產業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企業R&D經費占GDP比重不低于8%;培育專精特新創新企業不少于30家;氫能供應能力不低于80萬噸/年,其中高純氫不低于50萬噸/年。形成管道運輸、長管拖車、液氫儲運協同互補的氫氣運輸體系。力爭建成具有加氫功能的綜合能源站200座,全市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突破5萬輛,全市90%以上的工業園區、公交線路普及氫燃料電池汽車。
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