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推薦:零碳世界、氫啟未來:2022中國(西部)氫能產業大會
2月23日,為進一步貫徹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座談會議和第八屆全省道德模范表彰會精神,廣泛宣傳山東省道德模范感人事跡,立足文化宣傳創新,昨天下午,山東省委宣傳部召開道德模范和先模人物記者見面會,邀請5名全國和全省道德模范代表與記者見面,講述他們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以及背后的故事。其中,第八屆全國奉獻模范、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別專家張連鋼應邀出席。
會上,張連鋼介紹了自動化碼頭建設過程中與團隊共同克服困難的感人故事。張連鋼說,奉獻就是做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自動化碼頭的建設過程是山東港口科技工作者堅持“家國情懷”、鑄就“大國重器”的最好體現,“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指揮碼頭設備高效運轉的ECS設備控制系統的研發過程。為了實現關鍵技術的獨立可控,徹底擺脫國外行業巨頭的約束,我們放棄了與國外廠商的合作,與國內企業共同開發系統。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的,過程極其艱難。”張連鋼回憶表示,只有5000多個測試案例,測試過程超過10萬次。每天忙到深夜是很常見的。即使去食堂吃飯,很多人也覺得是浪費時間。他們自己帶飯盒,用微波爐加熱。“當時,我們有一個信念,發揚山東港口人民‘拼命+創新’的精神,堅持‘為中國爭口氣’的初衷和使命,一路面對困難,艱難探索,最終啃下ECS設備控制系統開發的‘硬骨頭’。”張連鋼說,碼頭建設過程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如3年半完成國外常規8至10年的自動碼頭建設周期,實現一期碼頭運營投產;一年半建成世界上第一個“氫+5G”智能綠色自動化碼頭,連續7次打破裝卸世界紀錄,使“中國速度”和“中國效率”成為全球自動化碼頭的基準。
在最近召開的2022年全省工作動員大會上,科技創新突破再次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港口行業的科技工作者,張連鋼介紹了他和團隊下一步攻關的方向:下一步的重點是要加快自主可控全自動化堆場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新一代自動化碼頭智能生產系統、5G通信、北斗應用等重點創新項目的研發落地,突破更多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帶頭使用國產技術和設備。聚力“雙碳”港口建設,加快“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建設,在氫能港口關鍵技術集成及示范,風、光、儲、氫一體化綜合示范項目上,著力打造“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示范港,引領智慧綠色港口發展潮流。“科技領域創新,離不開人才引育創新,這一點我體會很深,我個人的經歷以及我們團隊組合最有說服力。我們將借助重點項目,聚力科創人才培育,依托全省科創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勵保障等長效機制,培養更多懂管理、懂技術、懂業務、懂IT的復合型人才,也要為全省人才引育創新探索新路徑、作出新貢獻。”張連鋼表示,全省“十大創新”部署,為團隊搶抓山東省智慧港口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提供難得的新機遇。立足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廣闊舞臺,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和科技創新工作者,將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山東港口“五種精神”,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踐行“三個走在前”的偉大事業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貢獻全部力量。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