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氫能被明確納入“新型儲能”。
加快新能源儲能的大規模部署,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電力系統尤為關鍵。研究表明,氫能有望成為一種重要的儲能形式,與電化學儲能互補,但目前氫能儲能產業化程度較低,還需要進一步大規模開發。
理想方案
數據顯示,儲氫一般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可再生能源電解水生產氫;二是電解制氫、氫發電,包括燃料電池發電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此外,電解水和二氧化碳產生的氫氣合成甲醇,用于儲存、運輸和應用。換句話說,電解制氫是儲氫產業鏈的源頭。
東北證券認為,未來氫能與可再生能源將進一步融合,氫能儲能的應用將成為重要的應用場景。
風能和光能發電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的特點。如果風、光發電直接供應給最終用戶,會造成頻繁停電或電壓過高燒毀電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發電機終端使用大量的電池儲存電能,并能補充發電風景時弱,或者選擇直接連接到國家電網和使用智能電網吸收不穩定的力量,分時。但業內專家指出,這兩種方案都存在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等缺點。
“對于風能和光伏發電等不穩定的能源產生來說,氫存儲是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水電解制氫可根據電力系統需求隨時調整制氫,有效利用風電發電過程中無法在線提供的低質量電能?!北本┙ㄍ淠芸萍加邢薰究偨浝?、教研級高級工程師張麗芳表示,該技術路徑已經通過多個項目的驗證,證明是合理有效的。
“通過建設專用制氫站,利用風力發電形成制氫微網。由于風力發電和棄電的電費不高,生產氫氣的成本會相應降低。”張麗芳認為,現在很多的風電場都被浪費了,一旦利用起來,會有很大的好處。
張說,就效率而言,氫存儲并不是所有儲能方法中最有效的,但它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整個產業鏈中,如果將可再生能源與儲氫能結合起來,電解制氫、可再生能源儲運氫能將發揮重要作用。
優勢顯著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數據,世界上只有4%的氫來自電解水。其余的則來自煤炭、天然氣和石化產品。在中國煤多、油少、氣少的能源結構中,煤炭制氫占中國產氫總量的60%以上,電解水制氫占中國產氫總量的不到2%??稍偕茉粗茪渚哂芯薮蟮奈磥戆l展空間。
張說,與化石燃料相比,電解氫的質量非常高,更適合燃料電池的應用。雖然煤炭等傳統方法生產的氫更便宜,但在碳峰值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它是不可持續的。
“氫存儲與其他形式的存儲非常不同。首先,氫作為一種二次能源,可以直接存儲,而電化學儲能。目前直接存儲的能量密度不夠高,在未來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電化學儲能效率很低,但也面臨著高安全性和單位能源成本問題,以及燃料電池的重量功率密度可以達到400 w /公斤,體積功率密度可以達到4000 w /公斤,未來有望達到2000 w /公斤,比鋰電池150 w / kg - 200 w /公斤,它的開放系統存儲允許更長的范圍?!?/span>
Zhang認為,氫氣可以通過儲存和運輸實現長時間、跨季節的儲存,在交通運輸、工業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他強調,現階段,一些技術節點的氫能存儲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和改進。例如,在水電解制氫廠和加氫站的建設中,考慮到發電功率和電壓的大波動,應努力提高電解設備的技術和控制策略水平,以應對電網的大波動。
共謀發展
雖然有一些發電企業對儲氫行業感興趣,但如何布局,能否盈利,是否有足夠的終端用戶等都是很多關注的問題。張麗芳表示,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目前,國內氫的價格為60-80元/公斤。如果合理利用廢棄電,保證低廉的電價,氫的價格會更有競爭力,成本價格可以達到15-18元/kg。隨著氫儲存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本將迅速下降,綠色氫的成本很快就會與煤炭的成本持平。
除源氫生產外,東北證券指出,目前儲氫各方面產業化程度較低,大規模發展還需要一段時間。在制氫過程中,目前水電解制氫的成本明顯高于傳統化石能源,未來電力成本和設備投資還有很大的降低空間。在儲運過程中,現階段氫儲運系統尚不成熟,氫氣輸配網絡、加氫站等基礎設施仍需大量投資。在應用過程中,綠色氫可能會首先在一些傳統工業領域推廣,而氫燃料電池還處于起步階段。
同時張立方指出,在前期部署氫能蓄能裝置進入巨大,除了風光發電設備和一些制氫設備的解決方案外,生產氫能蓄能所需的、助推器、運輸,因此,在短期內,氫能存儲的發展在電化學儲能方面會比較緩慢,后續工業過程需要各環節共同進步,完善基礎設施,降低成本。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