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主方向,各國紛紛出臺禁售燃油汽車的時間,新能源汽車必將代替內燃機走上歷史舞臺。新能源汽車近幾年...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主方向,各國紛紛出臺禁售燃油汽車的時間,新能源汽車必將代替內燃機走上歷史舞臺。新能源汽車近幾年發展迅速,尤其以特斯拉、蔚來等多家企業為代表的純電動車已經開始在市場上暫露頭角。
回顧2018年,我國汽車市場出現整體銷量下滑,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成績出現了正增長的現象。這說明,新能源汽車開始被消費者認可。目前市場上可以看到的新能源汽車種類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等動力形式的車型。其實在新能源領域中還有一種動力形式沒有普及,它就是氫燃料汽車。

2016年,我國政府在《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中首次規定“2020年我國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燃料電池車輛達到1萬輛”的發展目標。長城汽車、奇瑞汽車以及上海汽車在氫燃料汽車領域走得比較靠前。

一、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工作原理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說的直白一些就是電解水的逆反應。氫燃料電池的結構上有兩塊電極,分別是氫電極和空氣電極(空氣電極主要是需要空氣中的氧氣),在氫電極上供給足夠的氫氣,氫氣在氫電極上被電離生成正1價氫離子(H+),同時空氣電極上提供足夠多的空氣,空氣中的氧氣在電極上被電離生成負2價氧離子(O2—)。在這個過程中,2個氫氣分子(4個氫原子)失去4個電子(4e)變成4 H+,1個氧氣分子(2個氧原子)得到4個電子(4e)變成2O2—,氫離子與氧離子結合后生成水。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H2+O2 2H2O
反應過程中有大量的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向動力電池供電,動力電池帶動驅動電機旋轉。而且在整個工作過程中只有水生成,真正實現零排放。因此氫燃料汽車對氣候和環境的改善意義重大。既然氫燃料汽車對于人類的意義如此之大,為何遲遲沒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呢?

二、氫燃料汽車普及存在的困難有哪些
氫燃料汽車對氣候、環境甚至能源儲備都有很大的意義,氫燃料汽車在2017年全國的生產量為1275輛,同比增長103%。但是2018年的產量僅有500輛左右。為什么氫燃料汽車的發展如此緩慢,究其原因有如下兩點:
1.氫燃料汽車對氫氣的儲存要求很高
氫氣本身作為氣體質量很輕,因此想要維持一臺1-2噸重的汽車行駛則需要儲存大量的氫氣。氫氣的儲存方法有三種:高壓儲存、液態儲存和固態儲存。
高壓儲存:高壓儲存類似家庭用液化石油氣的儲存形式,在車上裝有高壓氫氣瓶,這樣的儲存方式優點是儲存氫氣量大,能量密度高,但是相對危險系數高,壓縮氫氣在釋放時容易產生爆炸等事故。

液態儲存:液態儲存發是在超低溫環境下(-252.77攝氏度)將氣態氫氣轉換成液態氫氣儲存。這樣的儲存方法氫氣能量密度更大,缺點是技術要求太高,成本太大,附屬的設備相對較多。

固態儲存:固態儲存氫氣的方法是利用氫氣吸附在部分物質表面或者利用化學反應來實現氫氣的攜帶和儲存,金屬鈀就是很好的儲存氫氣的物質,1體積鈀能溶解幾百體積的氫氣,但因為鈀很貴,造成成本過大,一般企業不會考慮該方式。

2.氫氣的制取與相關氫燃料汽車設施造價太高
阻礙氫燃料汽車發展的第二個原因便是氫氣的制取和相關設施造價太高,很多的技術還沒有成熟,雖然豐田、現代等企業在氫燃料汽車的研發上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對于普及氫燃料汽來說還是不太現實。應該說氫燃料汽車還是處在探索和需要進一步發展的階段。
三、氫燃料汽車如果普及對電動汽車和燃油車是否有影響
目前各大汽車企業也在努力研發氫燃料汽車,如果氫燃料汽車最終得到普及,對于電動汽車和燃油車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個人覺得影響不大,氫燃料汽車不可能代替燃油車實現重量很大的貨物運輸,加上自身能力的限制,也不能超過電動車的加速能力。但是日常代步和使用的話,氫燃料汽車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氫燃料汽車如果得到普及會對電動汽車和燃油車產生一定的影響。

總結:氫燃料汽車對于氣候和環境的意義重大,相信各大車企也在致力于研發和打造自己的氫燃料汽車來搶占市場先機。雖然氫燃料汽車無法代替燃油車和電動汽車,但是消費者更愿意看到各種動力形式的新能源汽車問世,可供選擇的車型增多,在沒有很高動力需求的情況下,相信更多的消費者還是愿意為藍天和白云貢獻一份力量。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