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釗、記者皮澤紅報道 10月19日-22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指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全面支持的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樵山文化中心隆重召開。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各國的可持續發展進程與氣候行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氫作為一種低碳、清潔的能源載體,對解決本世紀的能源低碳化、交通電氣化難題具有關鍵作用,也為各國在后疫情時期向低碳、具有韌性的經濟體轉型提供寶貴的機遇,如今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正成為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國家和地區爭相部署的重要戰略方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發展綠色氫能,提振世界經濟”為主題,在佛山市南海區舉辦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設立開幕大會和6個主題論壇,圍繞燃料電池技術、氫能技術與應用、政策標準、氫安全、中日韓氫能合作等方向展開深入研討,同時邀請國家有關部委、聯合國機構等代表致辭,多位院士、國內外領軍企業發表主旨演講,為國內外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搭建深度交流的平臺,促進產業合作與技術進步。同期舉辦第四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CHFE2020)。
在19日的開幕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發來賀信。萬鋼提出,此次會議是國際氫能領域的一次盛會,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散、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背景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舉辦以“發展綠色氫能 提振世界經濟”為主題的氫能產業大會,意義更顯不同。同時,萬鋼提到,佛山市是中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的先行區,在產業政策、車輛推廣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揮了先行先試的示范作用。
開幕大會現場,進行了2023年世界氫能技術大會聯合發布儀式,《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指南》新書發布,《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指數研究》啟動發布等。2023年世界氫能技術大會(WHTC)被譽為全球氫能“奧運會”,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覆蓋面最廣的氫能頂級會議,定于南海舉行。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燃料電池分會組織30余家單位、匯集一線專家經驗編寫而成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指南》,從設計、制造到應用各個環節,及整車、系統、關鍵部件等不同層面展開,探討燃料電池汽車安全性問題,對燃料電池安全性進行了總結與展望,為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提供依據,為開展安全性研究項目提供方向,推動我國相關研究與開發工作快速向前發展。《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指數研究》將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氫能聯盟為主體客觀中立地開展研究和評價,重點對中國區域氫能產業競爭力、中國氫能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行評估,將為產業發展、政府決策及行業研究提供權威參考。上述重磅官宣均在南海發布,也表明了南海作為國內氫能商業化創新發展前沿高地的地位被充分認可,影響力逐漸加強。
在南海區氫能產業項目簽約儀式上,共有16個項目進行簽約,簽約方包括中國石化集團資本、國華能源投資、江蘇清能股份、中深新產業、西安交通大學等企業和院校,項目涵蓋氫源、加氫基礎設施、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等產業鏈環節,合作方式包括研發生產、產業基金、加速孵化、中日韓合作等。這些項目的成功簽約將推進南海氫能產業鏈趨于完善,產業專業聚集度不斷提高,為南海區未來氫能源大規模布局、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為國內氫能產業發展貢獻“南海經驗”,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南海力量”。
經過多年積累,在南海舉辦的氫能大會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以活動的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充分向外界展現了國內外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潛力和前景,有效促進了行業上下游的互動與交流,推進了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商業化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