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中國車谷專場在武漢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武漢經開區) 舉行,21個項目現場簽約,為打造萬億級車谷產業創新大走廊奠基,加速中國車谷升級轉型?,F場簽約的項目其中涵蓋了新能源、下一代汽車等領域,不僅如此,近期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在武漢經開區建設又一新基地,據報道,在原有1億美元投資的基礎上,康明斯將追加投入1.5億美元,將用于基地擴建、基礎設施提升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目前,新基地的建設進程順利。
康明斯作為全球著名動力供應商,其研發中心2006年在武漢經開區投入使用,由東風公司和康明斯合資設立,當前正在擴建的新基地占地117.5畝,預計將于2021年底建成投入使用。落成后,新基地的占地面積及使用面積均將比原有研發中心擴大3倍,臺架數量增加至28個,包含性能臺架、可靠性臺架、NVH臺架、及冷啟動臺架等先進的發動機試驗臺架。
建有動力系統實驗室、新能源建有新能源動力研發大樓并且有配備最先進實驗室進行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的創新研發。康明斯副總裁彭立新表示,該中心是除在美國之外所建設的最大的技術中心即康明斯全球第二大研發中心,其規模和技術創新研發能力在行業內都處于領先水平,該基地正式運營之后,不僅增大康明斯在華的科研能力,還會帶動武漢新能源的發展。
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表示,目前,武漢經開區聚焦重大項目,推動新能源、汽車、新材料三大產業支柱,正在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打造新能源發展制高點。而康明斯研發基地正是經開區主陣地當中,研發方向與經開區一致,新基地的建成將助力武漢經開區新能源產業以及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
氫能被稱作“21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二次能源”。武漢經開區作為中國車谷,搶先布局,已吸引數十家氫燃料電池領軍行業入駐,在氫能這塊“蛋糕”畫下來的時候,武漢經開區并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充分發揮原有的汽車產業的優勢,將汽車產業與氫能結合起來培養氫能汽車產業體系,目前氫能產業集群態勢初顯。
創新研發技術應該是一個地區發展氫能最關鍵的因素,武漢經開區瞄準行業頭部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對氫燃料電池相關項目、制氫和氫能儲輸設備、加氫站設備等領域重點項目加大布局力度;重點開發能源轉換裝備,引進一批綠色儲能、節能環保、能源循環裝備制造等產業項目。預計到2025年,引進培育產業核心企業50家以上,形成千億規模產業集群雛形。
當前武漢經開區加氫站建成兩座,累計在5條公路上投放運營21輛氫能源公交車,在城市公交等領域開展示范運營,力爭到2025年氫能運營車輛達到2000輛。并且,加快加氫站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預計到2025年建設加氫站(包括混建站)15座。
武漢經開區與康明斯攜手,在充分發揮原有優勢的基礎上,加強氫能源領域的研發,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氫能產業基地”的進程。
資料參考:
《五年再造一個車谷!武漢經開區助力打造全國經濟中心》、《車谷氫能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康明斯東亞研發新基地進展順利》——武漢經濟開發區官網
《21個項目現場簽約 武漢打造萬億級車谷產業創新大走廊》——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