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家位于上海市嘉定區的中石化加油站里,不僅可以加汽油和柴油,還能加氫。從遠處就能看到該加油站棚頂上的“H2”字樣,看得十分清楚。
這是一座把加油站和加氫站合二為一的“復合型加油站”,為快速擴充氫基礎設施而建立。這座加油站和普通加油站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多了可以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的加氫機。該加油站的職員聲稱:“一天可以給150輛汽車加氫,其中加氫最多的是京東物流車。”
除了這里,嘉定區還有兩座加氫站。嘉定區打出了“氫能港口”的口號,到2025年,預計將加氫站數量增加到12座。上海的目標也是快速擴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基礎設施,即加氫站。另外,上海市計劃到2025年在目前9座加氫站的基礎上新增69座,擴大到78座加氫站。
如今,世界最大的加氫站已在北京市的大興區建成,日供氫可達到4.8噸,近日已投入試運行。這里一次最多可為16輛汽車加氫,日加氫最多可達到600輛汽車。重慶市也在今年首次建設3座加氫站,同時,在2022年之前,預計增加到10座加氫站。
消費者購買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最大障礙就是加氫站數量不足。去年我國僅售出1177輛氫燃料電池汽車。而汽車整體銷量超過2000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占比相當低。并且大巴和卡車等商用車占據了氫燃料電池汽產銷的絕大多數,在其中幾乎找不到一輛乘用車。所以,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要從示范階段進入商業化階段,必須快速擴建加氫站。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以純電動汽車(BEV)、混合動力車(PHEV)為中心。但政策上已經全力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因此,一部分企業也開始將目光轉向相對落后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
在2035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是我國政府提出的具體目標。氫能源基礎設施日益完備,我國不少汽車企業也開始投入到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早在去年9月,上汽大通(MAXUS)就推出了第一款氫電多功能汽車EUNIQ7。各種交通工具也都相繼利用上了氫能,市場全面開花。6月8日,第六屆國際氫能源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在上海舉辦。在展區內,不少人都被氫電自行車吸引了注意,這款氫電自行車充滿一次氫可以行駛70公里,而1分鐘就能充50克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