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汽車市場的熱門莫過于新能源。但是在我國的汽車市場中熱門的新能源車型全部是關于電能源方面的車型(例如:增程式新能源、純電續航新能源、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等等)。
好像并沒有其他形式的能源出現。對于日益強大的汽車市場,單靠電能源未必能滿足中國汽車市場的排放標準,所以對于中國而言,推行氫作為第二種新能源勢在必行。
國家大力發展氫能源?
據相關渠道透露,在“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將加快發展以氫能為核心的新能源業務,在氫能交通和氫基煉化兩大領域大力推進氫能全產業鏈快速發展,擬規劃布局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點。
作為年產氫氣350萬噸的國內最大氫氣生產企業,中國石化錨定建設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的目標,加快推動氫源由灰氫向藍氫、綠氫轉變。
北京已經首先做示范?
早在去年9月,《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就提出,預計2025年前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
根據該規劃,2025年前,北京市將培育5家-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形成城市公交、旅游客運、重型貨運和中型物流相結合的推廣結構,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而且除了北京、山東,上海、山西、浙江等多地都開始加速布局氫能業務。
氫能源車型會比電能源貴?
其實像美國、日本等的發達國家就已經有氫能源車型,加上國內某些知名車企就已開展氫能源的研究開發,相信今年會是氫能源車型“迸發”的一年。
雖說國內暫無氫能源汽車的消息,但是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已在“老美”和日本上市的豐田Mirai(早在2020年9月舉行的北京車展上,豐田就將第二代Mirai帶到現場。)。這款車雖說是用氫能源的,但售價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接受的范圍內。
首先介紹這款Mirai,它是基于TNGA-L后驅平臺打造(也就是與雷克薩斯LS可達850km,是一款C級車。
售價方面:在美國售價折合人民幣是32.31-43.12萬元(政策:六年免費氫氣燃料或9.8萬元現金補貼);
日本售價折合人民幣是44.5-50.5萬元(政策是:100%環保車減稅+ 環保績效折扣[3%]綠化補貼 + CEV補貼)
氫能源或許成主流?
對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而言,受限于一些硬性條件電能源似乎還沒完善,尤其一些較為偏僻的地區更是沒有充電樁。但是氫能源則不同。氫能源不用像充電樁那般要找合適地點建設,氫能源能基于加油站新設充氣站。而且氫能源汽車充氣會比電能源汽車充電快,不用擔心里程焦慮等等因素。鑒于種種原因,氫能源會更有優勢。
但要看到“滿大街”跑氫能源汽車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畢竟氫能源也算是新能源的一種各方面還未完善,從面世到被市場接受路途“漫長”。
最后說一句
所謂萬事開頭難,當年純電動在普及之前的情況還記憶猶新。不過到現在隨著各國政府的大力扶植,“特斯拉大軍”的增長速度我們都有目共睹。
反觀氫能源,我們以小見大可以發現,豐田僅在短短幾年內就推出Mirai的換代車型,而且尺寸更大,因此也不難看出燃料電池正是未來發展趨勢之一。
對于我們國內的情況將會如何?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