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吳君寧 通訊員 蕭穎)當氫氣進入農業應用領域,將有望解決人們對糧食和果蔬安全問題的擔憂。日前,中國現代農業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廈門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福建省新興科技產業促進中心及農村可持續發展與農業循環經濟綜合研究課題組聯合舉辦“氫-農業應用技術研究項目”專題研討會,并開啟相關實驗室及應用示范基地,標志著我國首個氫-農業應用技術項目在廈門拉開序幕,農業食品安全技術獲得新的突破。
近年來,氫氣在農業上的應用已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研究顯示,氫氣可能是一種重要的植物氣體信號分子,氫水的殺菌效果可替代部分農藥,還能促進果蔬成長、改良土壤。可應用于種子萌發、花期調控、農作物產品保鮮等方面,有助提高病蟲害抗性、提高農產品品質、減少化肥的使用。
記者會上獲悉,這是中國現代農業技術轉移服務平臺首次推廣的氫-農業應用項目。中國現代農業技術轉移服務平臺是國內唯一最權威深度運營的農業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國內唯一以“技術+”為主導的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平臺。在國內權威專家指導下,將整合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專家、中關村中氫優農科技、福建省新興科技產業促進中心、廈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廈門市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及廈門市樂立潤安科技有限公司等政、產、學、研、用等力量,對氫在農業應用的技術進行深入研討。同時在廈門設立實驗室,并將建立“氫-農業應用技術研究項目”示范基地,深入開展氫-農業應用一系列新的技術的聯合攻關。
“氫-農業應用開創了世界農業科技新篇章,值得研究投入50年!”與會的農業循環經濟課題組鐘聲、農業部林大松等專家一致認為,氫氣的安全性以及氫氣水使用的經濟性和方便性,將使氫氣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廈門的區位優勢將對我國開啟氫-農業應用技術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同時,此次研討會還將有利于整合兩岸現代農業技術的優勢資源,加速更多更好的技術成果在中國現代農業技術轉移服務平臺轉移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