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關稅司近期發布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國內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其中有多項設計氫燃料領域,其中燃料電池增壓器從2021年最惠國稅率的(7%)暫定下調至5%、燃料電池循環泵從2021年最惠國稅率的(7%)下調至2%、燃料電池用碳電極片從2021年最惠國稅率的(10%)下調至5%。此舉無疑將促進國內氫燃料電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今年兩會期間,我國政府還“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之后,國新辦又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明確表示要加速發展綠氫制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臺,足以證明我國對氫燃料電池及汽車產業的高度重視。
不僅僅是我國,全球各主要國家都非常重視氫燃料產業的發展。歐盟早在2008年就出臺了燃料電池與氫聯合行動計劃項目(FCH-JU),這項計劃被認為在促進歐洲氫能和燃料電池應用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歐盟的12個成員國當中,包括英國、德國等在內的國家在隨后的10年時間里都出臺了與氫有關的政策,比如德國交通部計劃在2019年前投資18億人民幣用于推進氫燃料電池的研發,此外德國政府還劃了一部分基金,用于2023年前在國內建造400座加氫站。除歐洲外,日本、美國等汽車產業較為發達的國家也都在大力發展氫燃料汽車產業。
車企方面,豐田、寶馬、奔馳、奧迪等知名汽車廠商都在默默發力氫能源汽車。比如豐田已經準備好推出第二代Mirai氫燃料轎車;奔馳近期發布了首款氫燃料電池車GLC F-Cell,寶馬發布了i Hydrogen NEXT氫燃料電池概念車并計劃在2023年發布X7燃料電池版本;奧迪計劃2021年之前批量生產氫能源車型。
盡管我國在氫燃料電池及汽車領域發展迅猛,但在雙極板、碳紙、膜電極、等關鍵技術方面仍需要突破。以金屬雙極板為例,雙極板被稱為燃料電池電堆的“骨架”(直接影響著電堆的重量和體積),可以起到收集傳導電流、分隔反應氣體、支撐電池以及冷卻等作用,并直接決定了電堆的輸出功率大小和使用壽命。由于制造技術及工藝難度極高,目前我國能夠生產高端雙極板的企業少之又少。
A股上市公司長盈精密是我國少數能夠提供高端雙極板的企業之一。該公司2016年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零組件業務,其中就包括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截至目前,長盈精密已掌握了流道成形的仿真分析、模具設計和精密加工、極板沖壓成型、激光焊接、PVD、以及注膠密封等關鍵技術和工藝。迄今為止,長盈精密已配合不同客戶完成了3次金屬極板的迭代,在極板的成型精度和平整度等方面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2020年,長盈精密還在上海臨港設立全資子公司,專注于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生產。
隨著長盈精密等國內優秀制造企業的不斷加入,相信我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會越來越完善,發展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并有望像鋰電汽車產業一樣進入世界領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