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提出“雙碳”目標,氫能與天然氣行業互動越來越頻繁,發展氫能有利于促進天然氣行業快速發展;反過來,天然氣也可以帶動氫能的持續發展。
目前,從中國的能源供應結構來看,煤炭仍然是主要來源,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不足,人均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0%左右。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亟待解決。調整能源結構,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刻不容緩。氫能具有零碳、高效、能源互聯介質、儲能、安全性和可控性等顯著優勢,可以促進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發展,減少交通、工業、建筑等領域的碳排放。在“雙碳”的目標下,氫能將逐步在我國的許多行業廣泛應用。
近年來,我國氫能產業發展迅速,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氫能產業鏈和標準已初具規模。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氫燃料電池汽車制造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很多企業都在投資氫燃料電池汽車及相關行業。到2020年底,全國已建成加氫站118座,已投運加氫站101座,即將投運加氫站17座,占比85%以上。此外,全國還有167個加氫站正在建設和規劃中,主要分布在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
氫能是一種清潔的二次能源,主要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因此,天然氣與氫能的關系是密切的,天然氣行業早已成熟。面對減排減碳的趨勢,與氫能合作能否實現雙贏?
在未來,氫能可能是今天的天然氣。在談到BP氫氣業務的布局時,BP首席執行官戴德立曾表示,油氣企業必須始終保持觀察者的心態,不斷適應行業的新變化和新模式,并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因此,建議天然氣行業企業在未來發展中應大膽嘗試以下與氫相關的業務。
1.協助加氫站的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迅速,而加氫站等配套設施數量較少,市場前景廣闊。根據《中國氫工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建成1000個加氫站。天然氣行業可以利用現有站位,推進加氫站位終端建設的布局,如加氫加氣聯建,或加氫加汽充電共建,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建設成本,同時也占據了市場先機。
2.拓展管道混氫業務。氫氣是易燃易爆的,因此氫氣的儲存和運輸一直是氫氣行業發展面臨的難題,而管道混氫技術可以實現長距離、大規模的氫氣運輸。氫氣雖然會對管道材料造成一定的破壞,但在一定比例內可以保證安全。國際實驗表明,氫氣含量小于23%對現有管網無明顯影響,氫氣含量小于10%時可直接輸送。目前,中國天然氣管道中氫氣的比例僅為5%。與國際標準相比,氫氣在我國天然氣管網中的比重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另外,天然氣管道中摻氫在我國有兩個優勢,一是減少天然氣供應負荷,二是提高天然氣的潔凈度。因此,對于天然氣行業來說,參與管道混氫業務顯然是未來發展氫氣相關業務的重要方向。
由此可見,在“雙碳”目標下,氫能和天然氣聯合發展必將實現共贏。在未來,天然氣行業公司應該大膽嘗試發展涉氫能業務,才能在大環境下適應我國能源體系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