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枝花簽約首個光解水制氫商業化項目
作者:官方
來源:互聯網
所屬欄目:市場動態
發布時間:2025-02-28 19:27
[ 導讀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段東平科研團隊主導的首個光解水制氫生產線“多面體鈦酸鍶聚光制氫氧技術”產業化項目正式簽約...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段東平科研團隊主導的首個光解水制氫生產線“多面體鈦酸鍶聚光制氫氧技術”產業化項目正式簽約落地攀枝花。這項顛覆性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標志著我國在綠氫制備領域實現了一次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重要跨越,將為清潔能源發展開辟全新路徑。
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利用一些半導體材料如TiO2的吸光特性,實現光解水反應的發生。半導體材料在受到光子的激發后,會產生具有較強還原能力的光生電子,可以將吸附在半導體表面的質子或水分子還原為氫氣,從而實現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據了解,該項目首創“光-氫-熱”聯產模式,同步產出1600噸工業級氧氣及余熱能源,實現能源梯級利用,且全過程無碳排放,生產1公斤氫氣僅消耗9升去離子水,較傳統工藝節水65%。此外,項目成本優勢顯著,首期將年產200噸氫氣的生產線,預計氫氣綜合成本將降至18-20元/公斤,較傳統電解水制氫成本下降約40%。
首期項目預計今年6月底建成投產,屆時,將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商業化運營的光解水制氫產線。此外,項目方已啟動萬噸級制氫生產線的籌備工作,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分階段建設年產1.2萬噸綠氫的超大型生產基地。若該規模完全達產,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8萬噸,相當于新增3.5萬畝森林的碳匯能力。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