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內首個電解制氫摻入天然氣項目——國家電投燕山湖發電公司天然氣管道摻氫示范工程順利完成一年的摻燒運行,獲得相應的試驗數據,并完成了《天然氣摻氫混氣站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的編制工作,標志著天然氣管道摻氫技術取得突破。
氫能是一種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新能源。氫氣替代天然氣可以減少碳排放,對實現國家“3060”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天然氣摻氫技術是指將氫氣注入天然氣管道,與天然氣混合形成摻氫天然氣,通過天然氣管道輸送至終端,實現摻氫天然氣的應用,從而形成“制氫、混氫、運氫、用氫”的系統體系。使用清潔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天然氣的需求,降低對天然氣的依賴程度,改變現有的能源結構,大力推進低碳非碳能源,加快灰氫向藍氫、綠氫過渡,具有重要示范效應。
2019年4月,國家電投公司決定在燕山湖發電公司開展摻氫示范項目建設。8月23日,一期工程破土動工,利用燕山湖電力公司現有10NM3/H堿液電解制氫站新建加氫系統。氫氣儲存在壓縮瓶中,然后用集裝箱卡車運輸到氫氣中。廠外,朝陽朝華制藥公司建設天然氣加氫裝置,實現天然氣加氫示范。9月30日,一期工程竣工。在取得合法合規開展天然氣摻氫試驗的必要條件后,加氫試驗將于2020年9月1日正式啟動。試驗期間,在國家電投公司的支持下,公司與浙江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筑大學開展摻氫天然氣與管道相容性研究、含氫材料壽命預測、摻氫研究。針對天然氣對終端用戶的影響開展了相關基礎研究,并取得了相應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天然氣摻氫混氣站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的編制工作。在充分滿足材料及采暖通風、施工驗收、運行維護等技術要求的基礎上。適用于儲氫總容量不超過8000KG,氫氣混合比例不超過20%(體積分數),氣壓不超過4MPa天然氣加氫站的設計、建設、驗收和運行維護。
該規定填補了國家天然氣摻氫技術在工業和民用領域相關產業政策、技術標準和規范的空白,為混氫天然氣管道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廣意義,開辟了天然氣轉型升級能源革命的新途徑。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