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汽集團宣布將分拆氫燃料子公司捷氫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分拆上市完成后,上汽仍將保持對捷氫科技的控制權。業內人士認為,分拆捷氫科技的上市反映了上汽對氫燃料電池市場前景寄予厚望,科創板再次迎來氫燃料電池企業。此前,億華通、科威爾等氫能企業已在科創板上市。
在各地氫能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日益明朗。
拆分上市醞釀已久
據了解,捷氫科技是上汽獨立的氫能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專注于氫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和核心部件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和工程技術服務,積累了一定的技術經驗,產品覆蓋物流車輛、公交車和乘用車。
東莞證券表示,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指導下,加快能源結構轉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唯一的途徑。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技術路線之一。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它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多年來深入從事氫能工作的上汽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寄予厚望。事實上,早在2006年,上汽就成立了燃料電池汽車事業部,先后推出了榮威750和榮威950氫燃料電池乘用車。2017年,上汽大通燃料電池寬體輕客FCV80上線。
2020年9月,上汽率先發布“氫戰略”,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10款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捷氫科技市值達到百億。同時,成立了千人的氫燃料電池研發運營團隊,形成了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規模,市場份額達到10%以上。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就有報道稱,捷氫科技有望邁出混改步伐,計劃登陸科創板。今年6月,上汽突然停止燃料電池汽車前瞻性技術研發項目,決定不再投資募集資金。根據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在過去三個會計年度內發行股票和募集資金的業務和資產不得作為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主要業務和資產。有鑒于此,業內人士認為,上汽終止燃料電池項目是為捷氫科技登陸科創板做準備。
尋求融資,改進技術
根據上汽發布的公告,捷氫科技通過分拆將成為公司下屬獨立的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業務上市平臺,通過科技創新板上市,進一步加大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業務核心技術投入,擴大和加強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業務,增強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同時,上汽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捷氫科技可以通過分拆上市直接與資本市場對接,拓寬多元化、多層次的融資渠道,提高融資靈活性,拓寬資本運營空間,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從技術探索階段進入商業應用的初始階段。為了抓住行業發展的機遇,一些有競爭力的企業已經實現或正在尋求上市,積極擁抱資本市場,幫助新興業務布局,實現可持續發展。上汽在公告中表示,捷氫科技是深化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業務能力建設的關鍵載體,拆分上市結果將幫助公司優化布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加快捷氫科技提高氫能和氫燃料電池行業的核心技術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氫能和氫燃料電池的產業化和商業化。
至今未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氫能市場潛力巨大,但盈利難仍是氫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根據上汽給出的捷氫科技財務數據,2018-2020年,捷氫科技收入分別為0元、1.12億元、2.47億元,三年分別凈虧損516.68萬元、3370.1萬元、9305.84萬元。
上汽在公告中提醒,氫燃料電池系統及其關鍵部件的研發和制造具有較強的技術壁壘,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隨著氫燃料電池系統相關產品向高功率密度、長壽命、低成本發展,對電池系統制造技術和核心部件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技術研發投資不能持續加強,產品性能將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進而對捷氫科技的經營業績和技術積累產生不利影響。據悉,捷氫科技已完成五輪融資,確保資金儲備充足,支持研發。
目前,氫能產業鏈成本高、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下游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小等因素影響了氫能的商業化進程。在此背景下,捷氫科技上市后將與其他氫相關企業競爭,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