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材料集團旭化成計劃于2025年推出全球最大的氫氣生產系統之一,并將其投放市場,其目標是將清潔能源燃料的價格降至現有水平的三分之一。
潛在的買主有歐洲和中東能源公司。在日本福島縣的試驗設施里,這些氫氣發生器采用可再生能源,每單位可以生產高達10兆瓦的氫氣。
氫氣作為零排放燃料電池汽車的能源,被認為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組成部分。零排放物中綠色氫氣的使用減少了工業應用、重型運輸和其他無法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部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旭化成”生產設備采用電解法從氫氧化鉀水溶液中析出氫氣,該裝置可每日產生850輛5公斤燃料電池汽車。
旭化成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這一臺設備的價格從目前約200,000日圓降至50,000日元(約430美元);這將使目前的日本市場價格從每公斤1,100日圓降至330元,與政府2030年目標持平。
據國際能源署統計,到2050年,全球的氫氣需求量將達3億噸左右,或為2019年的4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來自交通和電力行業。
“旭化成”計劃提高氫源的生產能力。這一技術目前正在進行中,該公司計劃在十年內將電解系統擴展至100MW。
據日本政府估計,到2050年,全球氫生產市場將擴大至4.4萬億日元(382億美元)。
大部分氫是從天然氣或石腦油中提煉出來的。IAEA預計,到2050年,世界上將近一半的氫氣將主要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
像HitachiZosen和MitsubishiKakoki這樣的工業團體都在擴大他們在氫氣發生器領域的布局。國外競爭也日趨激烈,德國西門子能源和蒂森克虜伯等公司都在研發大型機組。
據估計,綠色氫氣的大規模生產將集中于相對低廉的可再生能源,如歐洲、中東、澳大利亞和南美洲。歐盟計劃在2030年安裝40,000兆瓦的設備,生產1000萬噸綠色氫氣。澳大利亞和智利都想成為世界氫出口國。
能源分析人士表示,日本的氫氣自給能力不太可能是因為其可再生能源成本昂貴。
往期精選回顧: